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102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鲁科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5 9:42: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讲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一、选择题

1.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 A.分液、萃取、蒸馏 C.分液、蒸馏、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 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 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应采用分液法分离;碘易溶于CCl4,故用蒸馏法分离;用 酒精浸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萃取原理。 答案 C

2.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 )

解析 苯和汽油互溶且都不溶于水,它们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因此, 苯和汽油的混 合物在水的上面。 答案 D

3.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通入品红溶液

A.气体――→品红溶液褪色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SO2

点燃通入Ba2溶液B.气体――→气体――→白色沉淀 结论:原气体一定是烃

打开瓶盖用沾有浓氨水的C.某溶液――→冒白雾玻璃棒靠近――→白烟 结论:原溶液一定是浓盐酸 滴加苯酚溶液D.某有色溶液――→紫色 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解析 A项中O3、Cl2、NO2等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项中H2S、CxHy、HCHO都可出 现此现象;C项中浓HNO3等也有此现象。 答案 D

3+

( )

4.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Mg、H、OH、Cl、HCO3、SO4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乙溶液中c(H)>0.1 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甲溶液含有Ba C.丙溶液含有Cl

-2+

-1

-1

2-

+2+2++---

B.乙溶液含有SO4 D.丁溶液含有Mg

2+

2-

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通过反应现象反推物质,充分考查了考生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根据②可知,乙溶液为H2SO4溶液;根据①可知,只有Ba(OH)2才能分 别与SO4、Mg、H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甲为Ba(OH)2;根据③可知,丙溶液 中含有Cl,丙为MgCl2,丁为NH4HCO3,选项D错误。 答案 D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2-

2+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 分析可知①通入Cl2,与C2H6可以发生取代反应,③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吸收CO2 气体。 答案 B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实验操作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现象 溶液呈红色 有白色沉淀出现 无现象

( )

解释或结论 稀HNO3将Fe氧化为Fe 3+B AgCl比AgI更难溶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浓氨水呈碱性 C Al箔插入稀HNO3中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D 试纸变蓝色 解析 A项,;B项,AgI比AgCl更难溶,故无白色沉淀

出现;C项,Al与稀HNO3反应生成气体,在常温下Al与浓HNO3才发生钝化。

答案 D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AgI沉淀中滴入KCl溶液 Al箔插入稀HNO3中 现象 溶液呈红色 有白色沉淀出现 无现象

( )

解释或结论 稀HNO3将Fe氧化为Fe AgCl比AgI更难溶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3+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石蕊试纸上 2+解析 A项中,Fe粉过量,最终溶液中存在的为Fe,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A错,B项中结论不对,AgI比AgCl难溶。C项中Al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而Al 在稀硝酸中能继续反应,现象,结论均与事实不符。 答案 D

8.下列分离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分离KNO3和氯化钠,常用结晶与重结晶 B.提纯含有碘的食盐,常用升华法 C.去除乙醇中的水分常用蒸馏法 D.分离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用分液法

解析 KNO3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很大,常用结晶与重结晶分离;碘易升华, 而食盐的熔点和沸点都很高,常用升华法分离;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互不相溶可用 分液法分离;去除乙醇中的水分常加入生石灰再蒸馏。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9.实验室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现有的NaCl晶体混有少量Na2SO4和(NH4)2CO3,请设计实验除去杂质,并回答下列问题:

(1)除去(NH4)2CO3用加热好还是加强碱后再进行加热好?

你选择的是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NH4)2CO3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去SO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SO4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比较NaCl和(NH4)2CO3的性质差异结合除杂的基本原则,不难得出加热好。判断 (NH4)2CO3是否被除尽时,要注意的只能用盐酸,否则会带来杂质。除去SO4是使用过 量的BaCl2溶液,接着又要用过量的Na2CO3溶液来除去过量的BaCl2(二者不能颠倒), 最后用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

答案 (1)加热好 因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试剂,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将残留物溶于水后加 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2)先加入过量BaCl2溶液,再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2-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