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41: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通过历史问题的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激发学生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但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学生对以往知识遗忘的较多,因此横向联系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比如在问到“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期,中国也发生了类似的运动,你知道是什么吗”时,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正确回答。
第 4 页 共 80页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当时先进文明的窗户。之后,圣彼得堡作为沙皇俄国的首都历时二百余年。因其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卓然战绩,还被授予了“英雄城”的称号。至今,圣彼得堡仍被视作俄罗斯的“北方之都”。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涅瓦河畔发表了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讲话。在会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彼得大帝能成为普京总统“此生最佩服的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 类别 军事上 政治上 措施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作用(由学生归纳) 有利于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实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巩固了沙皇统治 第 5 页 共 80页
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上 文教上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 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了科教素质 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社会习俗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1.材料展示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展示图文材料
图一 彼得一世倡 图二 中国军人强 导的某一习俗改革 行给行人剪辫子
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设问:图一情景反映了彼得一世什么改革措施?图二情景是近代中国哪一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提示:剪胡须;辛亥革命;它们都受西方先进文明的影响,改革社会陋习,对改变社会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先进技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4.教师补充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目标导学三: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影响 1.读教材
第 6 页 共 80页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P8“相关史事”,分析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提示:俄国经济落后;农奴起义不断,阶级矛盾激化;克里木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加剧了社会矛盾;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读史料
材料展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引导学生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的目的。
译文:凡是能够最大限度维护地主贵族利益的措施,我尽力去做到了(如让获得自由的农民赎买份地等措施)。
它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贵族的利益。
3.读教材和漫画图,引导学生说出改革内容和农奴“解放”的实质。
提示:农民“解放”的实质: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 4.讨论1861年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提示:性质:1861年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5.拓展延伸:试从背景、时间、领导人、目的、内容、性质和影响等方面来比较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三、课堂总结
学史为是了鉴今,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改革对俄国不同阶段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3 板书设计
第 7 页 共 80页
4 教学反思
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重现”历史的基础,故本节课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法,同时贯穿讲授法、问题教学法、阅读感悟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选择多样化的史料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史料,在观点的碰撞中锻炼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由于受时间、教材等原因影响,讲授的知识很难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以致学生对俄国历史的了解较为片段化。
第 8 页 共 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