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19 16:20: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复习导入、重点品读、感悟语言、感悟道理、美读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座美丽、而又神奇的花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巨人的花园,去细细欣赏,品味吧!
二、重点品读,感悟语言
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请默读全文,找找描写花园美丽、漂亮的句子,反复读读你有什么体会。
(一)美丽
1、谁愿意来交流你的收获?(交流后课件出示:)板书:(美丽或漂亮)
屏幕显示: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2、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
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3、美读:对这个句子,你还有不一样的体会吗?你能用读把这种美的感觉带给大家?(指名读、评评)
4、范读想象: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读读了,可以吗?请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边听边在脑海里浮现画面。(教师配乐范读)
5、交流想象说话:谁能来描述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季节重点说。 6、再次美读:简直太美了,你能把这么美丽的画面读到文字中吗?(指名读师评:看来如果你读书时边读边想象画面,入情入境的读,你会读的很精彩----配乐齐读:让我们一起随着优美的音乐入情入境的读读吧!)
[设计意图]:让朗读指导有梯度,有层次,先根据从文字上的理解读出感情,再根据想象到的画面读出感情,读出美,让朗读成为学生表达感受的途径。
(二)快乐
1、除了美丽花园里还有什么?谁愿意来交流你的收获?(交流后课件出示:)板书:(快乐)屏幕显示:
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2、理解“洋溢”,感受欢乐;师引:因此,花园里常年??出示:“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1)理解词语:能给“洋溢”换个意思差不多的词吗?(充满、荡漾、流淌)。文中为什么用“洋溢”?(生难以回答)
(2)学会运用:这样吧!先来听一个句子,你觉得对吗?为什么? 辨析句子:
“知道山里惟一的老师就要离开这个山村,孩子们伤心地哭了,屋子里洋溢着孩子们的哭声。”
明确“洋溢”往往用于比较欢快的场面。
(3)进行造句训练:谁能用上“洋溢”说一个句子?
文中为什么用“洋溢”?(用上洋溢更能感觉到孩子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知道洋溢用于欢乐的场面,再进行造句练习,学以置用,进一步理解词语。
(三) 荒凉
原本一年四季正常交替、景色美丽的花园,可是当巨人回来赶走了孩子们后,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
1、快速再读一次,找出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
(1)▲当学生讲到“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时,出示语段: 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2)交流:这是怎样的花园?(生板书:荒凉)哪儿让你感觉到荒凉?你还有不一样的体会吗?
想象画面:你见过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的情景吗?那是怎样的画面?指名说:(出示图),是这样的吗?
(3)感情读:现在,你会怎样读这段话?(自由读,指名读、评)
▲(还有让你觉得荒凉的句子吗?)当学生讲到“与此同时,鲜花凋谢”一句。 屏幕出示句子:
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2、此时村子里又是怎样的情景?请从课文中读出来(指名读) “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 (1)自由读:连起来读这段话,你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屏幕继续出示加粗字体: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是的,美丽的村子与冷清的花园形成多么鲜明的对照呀!
(2)请男同学读描写巨人的句子,女同学读描写村子里的句子。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让我们更感觉到花园的荒凉,巨人的孤独。
[设计意图]:把朗读作为体验文本的手段和归宿。整个教学设计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的意蕴,体悟文本的情愫,感受文本的美妙,让学生在反复触摸文本语言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享受学习语文所带来的愉悦。让孩子通过比较读,自主发现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对比,并在发现中理解。
(四)神奇
1、这座景色美丽的花园,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2、根据提示,想象描述花园,规范说话:
当巨人外出时,花园是如此的美丽, 。 孩子们的笑声传遍每一个角落,但好景不长,巨人回来,赶走孩子,砌起围墙,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春天来时,花园里 。 可是当可爱的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 。 而就在巨人训斥孩子,孩子们纷纷逃窜的瞬间,花园又 。 3、小组合作后,分别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小练笔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演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
三、归纳梳理,感悟道理
1、原本一年四季正常交替、景色美丽的花园,忽而春意盎然,忽而寒冬腊月。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点拨,梳理:花园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花园里人的不同。找出描写巨人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巨人有什么变化。
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认真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① 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②“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③“喂!你赶快滚出去!”
(1)读好这句话的语气,正确把握巨人的生气程度。
(2)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充分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3)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冷酷、无情
3、读第10 、11自然段,是谁让巨人受到了启发: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1)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师生对话练习:师演巨人,生演小男孩。 (2)找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语句:
屏幕显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你觉得巨人此时变成一位怎样的人?热情、有爱心。
[设计意图]:想象画面,在前面的环节中都有训练,这里提高要求,让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之后形成书面语言,为后面自己编童话奠定基础。 四、美读小结
1、齐读最后一小节。
2、师:是的,从此以后,巨人的花园再也不变化了,它永远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而巨人则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瞧,他们多快乐!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语文源于生活,在结束阶段,跳出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沟通起来,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阅读世界。此时,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生活积累、情感和观念。
五、拓展延伸
童话不仅有奇妙的故事情节,还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通过学习《巨人的花园》你有什么收获?
梳理揭示寓意: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 [设计意图]:对这篇童话所揭示的道理,学生的体会可能不太一致,会有多种说法,如“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人不要太自私”,“要尊重孩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要强求一致,也不要盲目拔高。
六、作业小超市:(选择最感兴趣的一题,自由完成) ◆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选择文中你最感兴趣的描写花园的句子,有感情的读读背背,并积累在自己的摘录本上。
◆巨人的花园一年四季可真美,请你把课文第一自然段扩写成一篇写景的文章。 ◆阅读王尔德的童话故事《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忠实的朋友》《小公主的生日》
课堂检测
1、 小组美读比赛。 2、
资料平台
克利王尔德1854年生于受尔兰都柏林。王尔德对文学的兴趣,可能有一部分是受到母亲的潜移默化。在他就读都柏林的三一学院时,他更受马哈菲的影响,对古希腊生活和文学产生浓厚兴趣。
29岁时,王尔德获得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深受罗斯金的美术观点及配特唯美主义的影响,成为美学运动的领导人物。王尔德出版过童话集(包括《快乐王子》、《夜莺》等)、短篇小说(包括《坎特维尔城堡的鬼》、《人面狮身的女子》等)、诗集、小说《格雷的画像》,和若干评论。而他还有另一项传大的成就:戏剧。他的名剧如《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等,都是改变传统戏剧观念的社会讽刺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