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21:43: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撰写人:张怡婷

童年已经消逝了,不是生理上的消逝,而是在人们的概念里面。也许这就是整本书的全部总结了。

先来说一下这本《童年的消逝》吧,来自于波兹曼笔下;全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阐述了童年的概念与起源;后半部分阐述了社会进展中童年的发展走向。

全书中的内容是针对国外,尤其是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童年的相应演变。那么读完整本书,我想得更多的是,如果放在国内,会不会又有其他的不同。

要问起童年,似乎从四五岁开始进入幼儿园,孩子们真正自由快乐的童年就已经开始慢慢结束了吧。一般来说,一个孩子的真正记忆 能力是从4岁开始的,4岁之前的事情是基本上不会有大印象的。那么一个孩子,真正记忆就已经是从幼儿园开始了,童年到底什么时候结束呢,或许简单划分一下,我们小学的时候一直过的叫做“儿童节”,到了初中,我们就开始过“青年节“了,也许这就是一个童年的简单长度。至少在国内,我们童年度过最多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都说童年是一个很快乐的时光,可是我们的童年要面临的到底是什么,从小就开始的所谓兴趣培养,乐器舞蹈音乐运动,一大早就背着厚重的书包装着繁重的作业。我承认我是一个乡下人,但是我的确也没有什么在稻田里玩耍,在瓜地里面偷偷摸摸的童年记忆。而且其实按照准确来说,幼儿园的时光还算是幼儿时光,只有在小学时候才能够算作是童年,至少在我看来,我的童年印象或许就只是小学里面的点点滴滴。

其实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无法去评价这样的童年记忆是好还是坏,我唯一能说的仅仅是觉得,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儿童对于童年的记忆都已经大同小异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正如波兹曼所说,我们需要童年来证明每个人的不一样,但是我们渐渐好像没有了不一样的地方。

接下来就是另外一个,也是非常合适现在社会的点的。不难发现,我们现在不论是走亲戚,还是在外看见小孩子,大致初中以下的小朋友,对于手机平板的依恋程度是非常大的。吃个饭要玩手机,出去玩要玩手机,他们好像和至少我们的小时候,还是希望去坐坐摇摇椅,玩玩游乐园不太一样了。那么玩手机能干什么,看电视看电影打游戏,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游戏影视剧真的适合孩子们吗。在《童年的消逝》中,波兹曼提出,童年消逝的最大原因是电视机,电视机的普及导致孩子们和大人们只能够看一样的东西,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也许还有色情裸露暴力血腥。因为波兹曼针对的是美国社会,在那个年代的美国社会,的确是充斥着这些东西。波兹曼提出,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孩子与成人的区分越来越大。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你要长大你要懂事,你是大孩子了,你是小大人了。大人总想着自己的孩子越快长大董事,可是当孩子真的大到一定程度了,大人们突然又会责备说,你怎么这个那个不好的东西都会了。可是长大的过程中,这些不好的东西,不就是这些所谓的大人教会的么。望向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抖音快手这些app兴起,很多好的不好的内容都充斥其中,而不好的东西,同样会被孩子们看在眼中,不知道辨别的他们,在不该接触的年纪就甚至都学会了。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童年的消逝,童年时期和非童年时期,接受到的第三方教育,接收到的信息已经和成人持平了,这却是我们无法五改变的进程,因为社会已经进步到了这样的地步。那我们能改变的,或许至少让身边的人能够意识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波兹曼提出的观点,或许算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我更加倾向于教育学方面。虽然目前我没有能力,但是未来以后,或许就是孩子们童年环境的营造者,童年的消逝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那么唯一要做的,就是起码让这个童年不会在一个混乱的环境中渐渐淹没,而是在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中慢慢淡忘。

童年已经消逝了,不是生理上的消逝,而是在人们的概念里面。那就让它幸福地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