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3 9:23: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世界古代史》教案

第一章 世界历史引论

问题:

1、什么是历史? 2、什么是历史学? 3、历史学是不是科学?

一、历史: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二、历史学:往事的追溯。

记述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科,称为历史学或历史或史学.人类既有历史,终于发明了历史的记录.初有口头传说,继有结绳记事,进而有了文字记录.今天记录历史还使用录音\\录象\\电脑等.史学形成后,治史的人越来越多,史书汗牛充栋,读史者更是不计其数,人们对历史的兴趣经久不衰.

认识过程的哲学原则——两种认识及其相互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形而下层面的认识与形而上层面的认识。

上述哲学原则的历史学运用——貌似零乱的历史现象即史料与史实,属形而下层面的感性认识。内在的联系与客观的规律,属形而上层面的理性认识。

换言之,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和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路,在对于史料和史实加以分析归纳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升华。史料的考证和史实的罗列只是形而下和感性层面的初步认识。 举例:吉萨的金字塔与底比斯的神庙构成古代埃及历史的缩影——从古王国时期法老的统治到新王国时期僧侣势力的膨胀。 紫禁城构成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缩影——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隔绝状态。

传统民居的四合院——贵贱尊卑的社会现象与封闭倾向。 “911”飞机与纽约世贸大厦撞击的画

面——矛盾的对抗与文明的冲突。

三、世界历史的宏观框架和演进趋势: 1、石器——青铜器——铁器。

2、攫取性经济——生产性经济;传统农业——现代工业;个体小生产——社会化大生产。

3、原始公有制——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4、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5、分散的历史和相对孤立的文明——全球化的进程。

6、游牧群体与定居社会的冲突——发达地区与现代化边缘世界的对抗。

7、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传统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8、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一言以蔽之,所谓的世界历史,其实质是人类走向解放的漫长道路,即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走向文明继而摆脱传统社会的依附状态走向自由的过程。生产的进步和财富的积累亦或从贫困走向富庶,构成历史演进的深层次背景。 余言:

历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旨在从特定的角度探讨和揭示人类社会的运轨迹迹。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

四、历史的功用

周谷城先生云:史学”首在阐明历史的自身,或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讲历史课或写历史书的的人要使听者\\读者获得教育,锻炼自己”.史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它的活动,萌动于现实社会对它的需要.人们要认识现实须了解过去,要创造历史须研究历史. “以”

第一章 原始社会:人类历史的

开端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

一、人类关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过程: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探讨

1、 神话宗教的解释:

女娲氏和普罗米修斯的传说——泥土造人。

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神学——上帝造人。

唯心主义、物质的非永恒性和无中生有的原则;区别于现代克隆技术的唯物主义、物质的永恒性和从有到有的原则。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2、 科学探讨:

思想的解放与近代科学的兴起——人类起源的生物学解释。

林奈(瑞典人 1707-1778),人猿同归于灵长目——静态的相近。 拉马克(法国人 1744-1829),人类源于类人猿——动态的联系。

赫胥黎(英国人 1825-1895),人猿同祖的亲缘关系。

达尔文(英国人 1809-1882),人类由已经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恩格斯:劳动创造人,亦或制造工具的劳动构成人的特有属性。

补充看法:理性、思想和信仰的追求构成人的另一属性。换言之,人在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区别于动物。 二、人类起源的三个阶段:

1、攀树猿群: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3000-1000万年以前。 埃及的原上猿、埃及猿和法国的森林古猿。

林栖生活、四足行走和臂悬跳跃。 2、正在形成的人:

1000-100万年以前。

印度的拉玛古猿和南非的南方古猿。

气候的改变与森林的减少。 两足、食草。 3、完全形成的人:

100-1万年以前。 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克鲁马农人和中国的山顶洞人、兰田人、元谋人、长阳人、马坝人、丁村人。

体态的变化(脑容量和牙齿)与制造工具的劳动。

注意——遗址分布的跳跃性、化石演进的非连续性与科学研究的假说性。 三、人种的差异:

1、蒙古利亚人种。 2、欧罗巴人种。 3、尼格罗人种。

四、原始社会的历史分期:

1、人类自然形态的演进。 2、生产工具的演进。 3、社会组织的演进。

第二节 原始公社

一、血缘家庭公社:

1、家庭——婚姻行为的限制。公社——公有的财产单位。

2、血缘家庭——源于杂婚的原始群,辈分婚,旧石器时代早期。

3、假说性——亚伯拉罕之夫妻与兄妹的双重关系,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南方部分地区。

二、母系氏族公社:

1、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中期。 2、族外群婚——族外对偶婚:望门居与居妇家。

3、氏族的外婚制与部落的内婚制。 4、母权制——妇女的支配地位、世系原则与女性崇拜。原因?婚姻形态。 三、父系氏族公社:

1、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 2、族外对偶婚:从夫居。

3、父权制——男子的支配地位、世系原则与男性崇拜。

4、氏族的裂变与父权制家族的出现:定期轮换的份地。

第三节 原始文化

一、原始人的自然知识:

生产活动与知识的积累——原始畜牧业与原始农业。

医学的萌芽与巫术。 数字的出现。 二、文字的雏形:

结绳文字。 图画文字。

象形文字的萌芽。 三、原始艺术:

绘画。 雕刻。 装饰。

四、原始宗教:

墓葬。 自然崇拜。 灵魂崇拜。 图腾崇拜。

第四节 野蛮与文明

一、原始社会的一般特征:

1、血缘性。 2、公有性。 3、民主性。 4、相互关系。

二、原始社会的解体征兆:

生产的进步——财富的增长——财富的剩余——财富的私有——社会成员的分化——矛盾的加剧。 三、文明的标志:

1、私有制。 2、个体家庭。 3、国家。

第三章 奴隶社会史导论

一、上古时代奴隶制的基本形态:

1、 奴隶的界定——被主人占有的生命亦或主人的财物。

2、 奴隶制产生的历史条件: 3、 家长奴隶制: 4、 家内奴隶制: 5、 劳动奴隶制:

6、 希洛制:

二、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关系与社会结构:

1、 奴隶的来源——战争;债务。 2、 奴隶的构成——同族;异族。 3、 奴隶制社会的阶段说与类型说: 4、 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经济对抗和社会矛盾:

5、 奴隶制社会的次要经济形态与社会矛盾——原始公社的残存、自耕农成分与依附经济。

三、奴隶制社会的历史地位:

1、奴隶制相对于原始社会的历史进步性:

2、奴隶制社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非必然性:

第三章 古代东方史

第一节 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文明的起源:

1、古代埃及历史的重新发现:

1798年拿破仑的入侵。

埃及学的奠基——商伯良与马斯伯乐。

马涅托的《埃及史》与古代埃及的历史分期。 2、 自然环境:

河谷与沙漠。 上埃及与下埃及。

尼罗河——农业与纽带。 3、 史前文化:

新石器文化:

铜石并用文化——巴达里文化(前4500-4000年):母系氏族社会。

铜石并用文化——阿姆拉文化(前4000-3500年):父系氏族社会。 4、尼罗河文明的萌芽——格尔塞文化: 前3500-3100年。 与巴达里文化、阿姆拉文化之间的非连续性:外来文化。

象形文字的出现。 冶炼术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