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练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5:30: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单元练习 王安石变法

1.(2010.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 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 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

的?(6分)

2.(2009。辽宁)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往。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 ——摘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自《宋史。食货志》 (1) 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2)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分) 3.(2009。广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

念,都不能确切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廓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1)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 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4.(2009。江苏)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之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和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 马端临 《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2) 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

的影响?

(3)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0.(2007,江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 ,日:“……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1分)

(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3)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2分)

(4)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答案: (1)冗官。

(2)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3)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