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春天里的发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22: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走进生活自然 说写所见所想

——《春天里的发现》写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二年级第四册的第一单元是由描写春天的四篇课文,分别是《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和《小鹿的玫瑰花》组成。通过学习,学生已对春天有了一定的认知与感受。《语文园地一》顺势而导安排了这次写话练习,是本册首次“正式”的写话练习,最重要的的是把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鼓励学生把自己真实的体验说出来,并结合自己的联想、想象把发现写下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春天,培养学生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引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2)激起说话兴趣,加上想象完整地表达说话内容。

(3)会运用积累的词句,乐于把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出来。

【教学重点】会运用积累的词句,乐于把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写出来。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观察春天,激起说话兴趣,加上想象完整地表达说话内容。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发现春天,收集有关春天的照片,画出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三分钟 背春联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复习有关春天的词句,有利于在写话中运用。】

二、图文导入,渲染情感

过渡句:春天来了,我们发现黄灿灿的油菜花开了,红艳艳的杜鹃花也开了;叽叽喳喳的小鸟叫了,粉红粉红的桃花笑了。(图文结合出示在课件)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还会有什么发现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P17,读读看《春天里的发现》。(从书中读到了春天的发现有:小草探出了脑袋,蝌蚪快活地游泳,布谷鸟欢乐地歌唱,人们在田野踏青,小朋友们在空地上放风筝。)

这节课举行个比赛,评一评谁是这节课的最佳播音员,谁是最佳听众。

最佳播音员要求: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表达清楚。

最佳听众求:目视对方,耐心听完,边听边想。

【设计意图:导入使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情景渲染气氛,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春天的美好,激起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

过渡句:春天多么美好,处处生机勃勃。

今天,我们学习——《春天里的发现》,来说说大家看的到,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春天。(板书:春天里的发现)

(一)发现学校的春天(看图发现)

春姑娘轻轻地,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了什么?

1.看图发现说话。

(提示学生按照在哪里发现了什么说完整的一句话。)

2.相机引导学生回答中指导把话说具体。

(教师在评价中落实听和说的要求。)

(相机指导学生把发现从颜色、数量、形状等方面说具体。)

3.再请学生把话重新说具体。

(1)从植物中发现(出示图片直观感知发现)

(2)从动物中发现(出示图片和播放鸟声中直观感知发现)

(3)从天气变化中发现(出示短片直观感知发现) ①微风吹着树叶的图片

②阳光照在同学们的身上的图片

(4)从人物活动中发现(播放短片的学生活动及欢笑声直观感知发现)

【设计意图:从共同的生活经历——学校入手,让学生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任务活动这几方面有序地去感受春天焕发的生命力、感受春天的变化,使学生产生观察的兴趣,掌握观察的方向、方法。】

(二)律动:《春天在哪里》

过渡句:校园里的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是美丽的,有一首歌曲是唱歌春天的,跟着老师配上动作一起来唱唱看!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

【设计意图:选用切合主题的歌曲来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融入课堂,放松心情,活跃发言。】

(三)家里的春天(同桌交流)

过渡句: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你在家里找到温暖的春天吗?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观察、感受生活是学生写话发言的源头活水。】

把你的发现与同学分享,并把同学的发现记下来。(课前让学生准备好在家里发现得春天,用相机拍下来或者画下来。)

1.教师巡视,指导交流。

2.到讲台去,汇报交流。

(邀请一对对同桌到讲台去,演示交流。)

(交流时,主要明确交流的方法,并要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而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请学生评价展示的同学。(按“哪里说得好+为什么说得好”的思路评说)

【设计意图:激励交流,体验乐趣。在交流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欣赏、启发、激励,体验到交流的乐趣。在交流中,老师的评价渗透教学,有助强化发言的质量。】

(四)野外的春天(小组讨论)

1.以画促说,以说促写。

学生分四人小组轮流把自己画的或者拍的野外的春天展示给组员看,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画写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既可以降低写话的难度、激发学生写的欲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