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6:04: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成都七中高2018届一诊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1.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相比,西周的治国理念是 A. 突出人的作用 B. 强化神权色彩 C. 注重道德治理 D. 依赖血缘纽带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惟德惟民的治国思想,突出了人的作用,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西周统治者强化神权色彩,故B错误;注重道德治理,说法过于片面,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依赖血缘纽带的理念,故D错误。故选A。

2. 下图为汉代井盐生产画像砖拓片,它可用来说明当时

A. 地主田庄经济的发展 B. 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C. 手工业生产者的辛劳 D.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井盐生产画像并不能体现地主田庄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盐铁官营政策是指政府控制盐铁的销售经营,图片也无法体现,故B项错

误;图片体现了井盐手工业生产者的辛劳,故C项正确;图片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属于图片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手工业生产的相关内容与特点等角度分析选项,注意排除图片不能反映的信息,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3. 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

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

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

A. 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 B. 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 C. 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 D. 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观问题。“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说法不科学,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西汉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西晋和南朝时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变化,排除C项;西晋陈寿和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对曹操看法不同,故D项正确。

4. 唐代李翱在《复性说》中说,人性本善,圣人凡人,本无差别,只是圣人不惑,不为情欲所累,所以不失本性;而凡人往往溺于情欲,因而丧失本性。凡人只要“妄情灭息”,才 能“本性清明”。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发明本心,致良知 C. 人性本善习远 D. 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凡人要“本性清明”,必须做到“妄情灭息”,可见与“存天理,灭人欲”的精神实质相近,故A项正确;发明本心,致良知是心学求理的方法,与李翱观点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探讨人性本善下圣人凡人的区别,目的是提倡“妄情灭息”,“人性本善习远”只是立论的前提,故C项错误;材料还没上升到“人人皆可以为圣”的高度,故D项错误。

5. 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风。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

A. 推动了外戚淡出政治舞台 B. 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C. 杜绝了外戚与官员的勾结 D. 顺应了废除丞相制度的需要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皇权专制不断强化,故逐渐选寒微之家而不选外戚,故B项正确;选后妃、驸马对象的变化并不能使外戚淡出政治舞台,故A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外戚与官员的勾结的问题,故C项错误;废除丞相与选后妃、驸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B。

6. “其合众国人泊船寄居处所,商民、水手人等止准在近地行走,不准远赴内地乡村,任意闲游,万不得赴市镇私行贸易。应由五港口地方官,各就民情地势,与领事官议定界址,不许逾越,以期永久彼此相安。”该条文 A. 促进中美友好交往 B. 埋下中外纠纷隐患 C. 维护中国主权完整 D. 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商民、水手人等止准在近地行……万不得赴市镇私行贸易。应由五港口地方官……与领事官议定界址,不许逾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五口通商后,清政府对外国商人的约束,不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贸易扩大,埋下了中外纠纷隐患,故B项正确;清政府对外国商人的约束,不利于促进中美交往,故A项错误;当时五口已经通商,不利于维护中国主权完整,故C项错误;五口通商有利于西方经济侵略,故D项错误。故选B。 7. 1896年盛宣怀上折直言银行之便利,认为“英、法、德、俄之银行,流通一国之财货,而得国家之保护…善于中国之票号,乃商务枢机所系。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材料强调

A. 清政府支持创立华资银行 B。外资银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善于中国之票号,乃商务枢机所系。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设立华资银行以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主张,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的态度与政策,故A项错误;当时外资银行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传统票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故选C。

C.华资银行可抵御列强经济侵略 D.传统票号不利于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