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9:42: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花边饺子里的爱》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并通过查字典学习词语,培养自学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

3.读懂课文,唤起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感悟理解。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

2.读懂课文,唤起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感悟理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自学能力。 2.引导朗读,感悟浓浓的母爱和作者的孝心。

3.读懂课文,唤起自己关爱母亲的感情,可在熟读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感悟理解。 教具准备:

作者资料;相关语句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题目)同学们,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花边饺子里的爱》。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 (1)花边饺子是什么?

(2)为什么以“花边饺子里的爱”作题目? (3)花边饺子如何体现爱?体现的是什么样的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词,结合工具书自主学习,同学间交流学习。 3.理解本课的词语。 拮据:指缺少钱,境况窘迫。 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雷打不动: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威风凛凛:使人敬畏的声势和气派。本文指妈妈很威风、使人敬畏的样子。 4.想一想,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 写了三件事情:

(1)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如同过节一样。妈妈把肉馅儿包进花边饺子让“我们”吃,她和爸爸吃素馅儿的。

(2)家境好转后,妈妈依然爱吃饺子,每当包饺子时,她便很兴奋。 (3)“我”为了讨老母亲的欢心包花边饺子。 三 再读课文,感悟理解 1.妈妈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 出示:

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文中是怎样描写包饺子、煮饺子的场景的? 出示语句:

(1)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个人又和面,又调馅儿,馅儿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点儿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2)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3)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地一捏一捏,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

这些语句描写了妈妈包饺子的细节,反映了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事小情真,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以小见大。) 2.后来“我”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

学生:后来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吃饺子还是妈妈的最爱。 文中哪个词体现了这一点?(雷打不动。) 那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呢?

学生:作者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儿包了一个带有记号的花边饺子给妈妈吃,送去对妈妈的祝福。

师小结:这就是母子之间那浓浓的爱。 3.课文为什么用“花边饺子里的爱”作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