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对学习日语发音时的几点影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13:22: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汉语对学习日语发音时的几点影响

作者:王颖颖

来源:《知识文库》2016年第17期

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时,发音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尤其汉语和日语具有一定的近缘关系,日语当中有很多汉字,且发音相近。但汉语和日语的语音系统有很大差别。日语是典型的节奏语言,音拍是日语中最小的节奏单位,而音节是汉语中最小的节奏单位,所以汉语是音节节奏,日语是音拍节奏。因此本文将从发音的角度,探讨汉语发音对日语发音是如何影响的,由此产生的日语发音的问题和原因,并借此寻找到规律和解决的办法。 一、从音节构造的不同看日语的音拍

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容易在发音方面出问题的往往是学习者对音拍感觉的欠缺造成的。不仅是中国人,大部分的外国人在最初学习日语时,都很难把握日语音拍的节奏。特别是一些特殊音节,“促音”、“拨音”、“长音”的节奏让很多人头疼不已。这些主要是由于语言的音节构造的差异而造成的。

说到音节,在日本的传统解释是这样的:自身内部没有停顿,前后允许有停顿的单音的连续或者单独的一个单音。在语言学上我们也称为“读音的基本单位”。日语的音节分为短音节和长音节两类。长音节是含有特殊音拍“促音”、“长音”、“拨音”及“二连元音”的音节。由于日语存在长音节、短音节的对立,因此在“音节”之下另外设立一个以时长为主要依据的节奏单位:音拍。从时长的角度来说,一个长音节大体相当于两个短音节的长度;从音拍的层面来看,一个短音节与一个音拍等值,一个长音节分为两个音拍,短音节就兼有音节和音拍的双重身份。音节是汉语中最小的节奏单位,音拍是日语中最小的节奏单位,所以汉语是音节节奏,日语是音拍节奏。

“音拍”在日本的国语辞典《大辞泉》上的解释是“音韵论上的单位”,实际上是“以时长为主要依据的节奏单位”学术上也称为“音韵的音节”。因为音拍是最小的节奏单位因此是认识日语的跟本,也是掌握发音节奏的基础。因此将母语和日语的节奏单位的构造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从而找出迅速掌握日语发音的诀窍。首先来看日语的“音拍”构造。日语只有五个元音,所以音拍的结构比较简单,一共有五种类型。 元音拍(V)…………ア行

半母音+元音拍(SV)…………ヤ、ワ行

辅音+元音拍(CV)…………除ア、ヤ、ワ行的直音 辅音+半元音+元音拍(CSV)…………拗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特殊拍(N、O、R)…………ン、ツ、-

五种类型不论哪一种,基本上一拍只有一个元音。因此音拍最大的特征就是“等时性”。也就是说每一拍的时长基本是相等的。日语的一个假名即为一拍。特殊拍也同样需要一拍的时间。

再来看汉语的音节构造。汉语的音节超过1200个以上,基本音节也多达400个左右。在单元音的基础上,还有双元音、三元音和鼻音等等。因此构造非常复杂。主要的类型如下。 单元音(V)…………a 双元音(VV)…………ai 三元音(VVV)…………uai

鼻音=元音+鼻辅音(Vn)…………an,ang 鼻音=双元音+鼻辅音(VVn)…………ian,iang 辅音+元音+鼻辅音(CVn)…………zang 辅音+双元音+鼻辅音(CVVn)…………guang 辅音+元音(CV)…………ma 辅音+双元音(CVV)…………zao 辅音+三元音(CVVV)…………liao *(C=辅音,V=元音,S=半元音,n=鼻音)

以上的基本类型可以看出,汉语的一个音节最少是由一个单音组成,最多则由四个单音组成的。由于音节的类型不同,音节的长短自然也不相同。所以音节之间的连续也不同于日语的那种均等的节奏。另外,复合元音出现的音节里,还会有发音变化的现象。特点如下。 1.主元音和从属元音的结构导致元音之间的音的长短出现差异。

2.虽有主从两个元音构成,但发音仍然是按一个元音发音,不可以分解开来进行发音。 也就是说,汉语发音的节奏感并不是依靠音节的“均等性”产生,而是由音调和音节自身的抑扬来实现的。所谓“抑扬顿挫”。例如,我国的旧诗总是依照每行的音节数目来决定韵律或节奏。每一行诗中意群或节拍群的划分、时间的长度以及声调类型的搭配都以音节的数目为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础。中国的格律诗就是音节韵律,五言绝句或七言律诗等每行的字数都保持一定。例如五言诗总是5个音节,通常以前2个音节成为一个意群,后3个音节又成为另一个意群。第1个意群后稍有停顿。前2个音节约占一拍,后3个音节约占两拍。

汉语和日语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导致我们在学习日语时,很难习惯那种近乎均等的音拍的节奏感。经常无意识的将汉语的节奏感带入到日语发音中。尤其在特殊音拍的发音上大家经常会出现一些通病。促音“ッ”经常会被我们忽略,不需要读成长音的地方读出长音的效果。例如“カッコウイイ”(帅气),读成“カコウイイ”,“シッパイ”(失败)读成“シパイ”促音都没有了。本来想说“オバ”(叔母),却说成了“オバー”(婆婆),“トショカン”(图书馆)读成了“トシュウカン”,“ジュギョウ”(授业)则变成了“ジュウギョウ”,没有长音却念成了长音。 促音往往被我们忽略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因为汉语的音节中没有类似的发音,没有可参照的对象所以很难掌握发音的感觉。加之促音本身没有发音,所以原本该占的音拍很容易被漏掉。二是因为日语的发音习惯不同于汉语,甚至可以说是正相反。如前文所述,汉语音节的特点是声调的抑扬和音节的圆滑。这不仅适用于单音节,同样适用于多音节。也就是说只要是一个独立的词语,音节间的停顿是可以被允许的,但是一个音节内部是不允许停顿的,或者由于停顿而造成歧义的情况。但是促音的这种不发声的一拍,就好比在汉语的音节内部的停顿,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必须要加强练习,否则很容易犯错。

不需要读成长音的地方却读出了长音的效果,这还是和我们母语的发音习惯有关。日语“叔母(おば)”的“ba”在汉语里有对应的发音,如“爸”。汉语里叫“爸”时,经常会有拖音的习惯,因此在读到日语的“おば”时,往往会不自主的拖长音。再例如把“图书馆(トショカン)”读成“としゅうかん”,并不是不能区分“よ”和“ゆ”,而是“书”在汉语里的发音是“shu”,容易和“しゅう”混淆的缘故。再看“授业(ジュギョウ)”,容易被读成“ジュウギョウ”,也是因为“授”在汉语里的发音是复合元音的“shou”,音拍的长度和“じゅう”几乎相同的原因。

比较日语中的训读(和语:日本固有的语言)和音读(汉语:借用汉字,并与汉字发音相近)就会发现,音读的长音往往比较少的被忽略。例如很少把“有名(ユウメイ)”念作“ユメ”、“料理(リョウリ)”念作“リョリ”,或者“要事(ヨウジ)”读成“ヨジ”。

因为“有”、“料”、“要”这几个汉字在汉语里的音节,本身就是双元音构成,所以在读到日语里对应的发音时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因此甚至可以推测,日语里的长音其实是为了对应汉语里的双元音而产生的。

另外,日语里还有连续元音的发音形态。连续两个元音即两拍,但是因为受汉语的影响容易将第二拍元音弱化而变为一拍。这也和汉语里复合元音的发音方法不无关系。例如“舞子(マイコ=ma/i/ko),其中的“a、i、o”是三个元音,虽然“舞子”是两个汉字对应的确是三个假名,应为三拍,且每拍的时长均等。但汉语里有“ai”的元音,很容易将原本两拍的“ma/i”发成一拍的“mai”,从而整体变成了两拍。同样的“太阳(タイヨウ)ta/i/yo/u”四拍,多被误读为“tai/yao”的两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