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8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讲学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4:54: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08 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

1.知道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和类型

2.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相互关系 3.根据资料分析当今世界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 4.运用图表说明人口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5.运用资料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6.掌握人口迁移的含义和分类。 7.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8.了解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原因 9.根据材料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0.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11.认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

12.结合人口问题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年龄结构以及解决不同人口问题的对策 13.根据一些统计数据、现象,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关系

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 特征 原始型(高高低模式)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 利 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劳动力充裕,促进经济1 / 24

弊 死亡率高,有时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传统型(高低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 高模式) 发展 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贫困加剧等,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现代型(低低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低模式) 2.人口构成 比重上升 人口压力减小,就业机会较多,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和兵源短缺,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口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 (1)职业构成:发展中国家一般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很小。

(2)性别构成: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为106(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最终男女两性基本上保持平衡)。

(3)年龄构成: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三种:

注:幼年人口(0~14岁人口),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 3.主要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出现地区 人口老龄化 发达国家较普遍,问题也更突出 造成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劳动力短缺,影响 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与赡养等费用增加,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问题严重等 对策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确保老有人口年轻化 发展中国家最严重,也较普遍 降低人口总体拥有的资源量和各种服务的质量,导致资源、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的供应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人民生活贫困;限制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形成;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 / 24

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努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在发展经济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有所不同,自然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础,但目前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因素 气候 淡水 自然环境因素 土壤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其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 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 举例 美国老年人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人类早期逐水草而居的迁移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大量人口迁往矿产资源发现地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和生态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经济因素 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调整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 社会经济因素 举例 改革开放后,内地大量人口移往深圳 交通通信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 文化教育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的迁移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 中国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南方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去 夫妇一方到另一方的工作地去就业;孩子或老人迁移到父母或儿女的工作地 婚姻家庭 因素 政策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影响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举例 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 一战、二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政治因素 战争 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