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23:48: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图2—5

2.3.8轴系零部件的选择

根据前面轴的设计内容可以确定各个轴上的零部件。现将各轴系零件列表如表2—6 轴I 轴承(GB/T297—1994) 键(GB/T1096—2003) 30307 联轴器(GB/T5014—1985) 8mm?7mm?90mm (带轮) 12mm?8mm?50mm (小齿轮) 轴II 30309 14mm?9mm?80mm (小齿轮) 14mm?9mm?53mm (大齿轮) 轴III 30315 18mm?11mm?90mm (联轴器) HL5 22mm?12mm?80mm (大齿轮) 表2—6 3.减速器装配图的设计

3.1 箱体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

3.1.1铸造箱体的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减速器为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主要尺寸如表3—1 名称 箱座壁厚 符号 齿轮减速器 8 ? 26

箱盖壁厚 箱盖凸缘壁厚 箱座凸缘厚度 箱座底凸缘厚度 地角螺栓直径 地角螺栓数目 轴承旁连接螺栓直径 ?1 b1 b 8 12 12 20 18 4 14 150 8 6 8 24/20/16 22/14 18 低速轴承外径确定 46 x=5 y=25 10 >8 b2 df n d1 l 连接螺栓d2的间距 轴承端盖螺钉直径 视孔盖螺钉直径 定位销直径 d3 d4 d dfd1d2至外箱壁距离 dfd2至凸缘边缘距离 轴承旁凸台半径 凸台高度 外箱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 铸造过度尺寸 大齿轮顶圆与内箱壁距离 齿轮端面与内箱壁距离 箱盖箱座肋厚 轴承端盖外径 轴承旁连接螺栓距离 盖与座连接螺栓直径 3.1.2箱体内壁的确定

C1 C2 R1 h l1 x,y ?1 ?2 m m1 D2 s m?m1?8 201 201 10 d2 箱体前后两内壁间的距离由轴的结构设计时就已经确定,左右两内壁距离通过低速级大齿轮距箱体内壁的距离也同样可以确定。箱体下底面距低速级大齿轮齿顶圆距离大于

27

30~50mm,由此可以确定下箱体的内壁距大齿轮中心的距离。

3.2 减速器附件的确定

视孔盖:

由[3]表11—4得,由是双级减速器和中心距a??425mm,可确定视孔盖得结构尺寸。

透气孔:

由[3]表11—5得,选用型号为M16?1.5的通气塞 液位计:

由[3]表7—10得,选用M16型号的杆式油标 排油口:

油塞的螺塞直径可按减速器箱座壁厚2~2.5倍选取。取螺塞直径为16mm. 起盖螺钉:

起盖螺钉数量为2,直径与箱体凸缘连接螺栓直径相同,取螺钉直径为10mm 定位销:

由表3—1的定位销直径为8mm 吊环:

由[3]表11—3得,吊耳环在箱盖上铸出。根据表3—1中确定的尺寸可以确定吊耳环的尺寸。

4.润滑 密封及其它

4.1润滑

1.齿轮的润滑

因齿轮的圆周速度<12 m/s,所以才用浸油润滑的润滑方式。高速级齿轮浸入油里约0.7个齿高,但不小于10mm,低速级齿轮浸入油高度约为1个齿高(不小于10mm),1/6齿轮。

2.轴承的润滑

轴承采用润滑油进行润滑,润滑油直接采用减速器油池内的润滑油通过输油沟进行润滑。

4.2密封

为保证机盖与机座连接处密封,连接凸缘应有足够的宽度,连接表面应精创其表面粗糙度为Ra=6.3。密封的表面应进过刮研,而且凸缘连接螺柱之间的距离不应过大应均匀分布。轴承端盖选用凸缘式轴承盖易于调整,采用密封圈实现密封。端盖直径见表3—1。密封圈型号根据轴承直径确定。密封圈材料为半粗羊毛毡。

4.3其它

(1)装配图图纸选用A1的图纸,按1:2的比例画。

(2)装配前零件用煤油清洗,滚动轴承用汽油清洗,机内不许有任何杂物存在,内壁图上不被机油侵蚀的涂料两次。

(3)齿啮合侧隙用铅丝检验不小于0.6mm,铅丝不得大于最小侧隙的四倍。

28

(4)用涂色法检验斑点,按齿高接触斑点不小于40%,按齿长接触斑点不小于50%,必要时间可用研磨或刮后研磨以便改善接触情况。

(5)应调整轴承轴向间隙,F35为0.03~0.008mm F45为0.06~0.12mm F750.08~0.15mm. 检查减速器剖封面,各接触面积密封处,均不许漏油,剖封面允许涂密封油漆或水玻璃,不许使用任何填料。

(6)机内装N68润滑油至规定高度 (7)表面涂灰色油漆。

5.总结

大学以来学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基础》,《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还真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我能将它们用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以前学的理论基础课程还不是很牢固,没有真正联系实际。自己设计的数据和实践有很大差距,有的不符合机械设计指导书上的要求,还有就是知识的遗忘性大,不会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等等。

通过这次设计我发现搞机械设计这一行需要自己有丰富的经验和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次设计过程中好多内容是参考书上的,很多数据的选取都是借鉴书上的数据,还有很多数据是自己选的不知道何不合理,好多设计的关键地方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毫无疑问,我们的设计的内容有好多错误的地方。我们设计的减速器也很难经的起实践的考验。不过,这次设计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到实践中,有很多设计不合理的地方那是必然的。通过这次设计我了解了一些设计的步骤和准则。我们不能违反这些准则否则我们的设计将会出错。这次设计也培养了我一些良好的习惯比如,设计时要专门准备好草稿纸,在稿纸上一步一步将自己的设计内容写清楚等。搞机械这一行需要有严谨的作风,我这次设计过程中始终记住了这一点。设计过程中有好多数据有错误或则不合理,但不是很严重,好多同学都忽略了。这次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忽略这些小的细节。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我还发现我有些应用软件如cad,rord等使用起来不是很熟练,机械手册查起来不熟练等问题,接下来在这些方面我还要进一步的加强。

总之,这次设计培养了我综合应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生产实际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培养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大家共同解决了许多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些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在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8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席伟光、杨光、李波.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吴宗择、罗圣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