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全国版九年级上册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36: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学设计

课 题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课 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探究课 课 时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化学方程式能表示什么含义?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演示]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成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 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点燃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O2====== CO2 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以下反应:如“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 催化剂 KClO3== KCl+O2 加热 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①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 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并标明“↑”、“↓”。 (说明“△”、“↑”、“↓”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清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 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师活动] 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读法(说明“+”和“二”表示的意义)。 △ KClO3 ========== 2KCl + 3O2↑ 2(39+35.5+3×16) 2(39+35.5) 3×16×2 =245 =149 =96 从质的含义读作:“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从量的含义读作:“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 学生练习,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教师活动] 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平方法。 [目的意图] 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总结、扩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沉淀,箭头要标明。 最小公倍数配平法: [步 骤] 1.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平的突破口;2.求它的最小公倍数;3.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本节小结 1、书写方程式的步骤;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布置作业: 1.化学方程式C+O2======= CO2表示的意义是① ② 。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Al+O2→A12O3 (2)Fe+O2 → Fe3O4 (3)CO+O2───→CO2 (4)H2+O2───→ H2O (5)HgO──→Hg+O2 (6)KMnO4──→K2MnO4+MnO2+O2 (7)Cu2(OH)2CO3 ──→CuO+CO2+H2O (8)CH4+O2 ───→ CO2+H2O 教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