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2 8:34: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杨雨涵 王爽 何春艳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15期

【摘 要】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越来越多,但在小学阶段的推行远不如初高中。通过对思维导图相关文献的研究和梳理,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予建议,以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和可视性。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认知工具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10-01 一、相关理论介绍 1.思维导图理论介绍。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提出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并认为思维导图是发散性思维的代表,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1]在同一时期,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博士根据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提出了与思维导图相似的“概念图”,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思维导图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了比较成熟、丰富的研究内容。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认知工具,用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方法,加以丰富的色彩,将不同层级知识之间的隶属关系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 2.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介绍。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根据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知识内容由形象向抽象过渡,而且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小学生必须要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和逻辑能力,[2]这对于生活经验和知识覆盖面较少的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相关文献梳理 1.思维导图的教学与研究。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思维导图大多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赵国庆提出通过对概念图、思维导图本质的探讨,并针对教师在开展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中遇到问题的剖析,对开展概念图、思维导图相关研究给出了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议。[3]后续研究者引用其说法的也比较多。再如陈建花对2004—2013年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整理得出对数学教育的启示。[4]这为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开辟了一番新天地。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小学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当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如姚永妃提出的在新课改形势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与新课改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5]近年来形形色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层出不穷,又如翟树红对小学数学“反转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的策略,通过实验和分析来证明“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及对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升。[6]这些大量的研究,都旨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的研究。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知识的整合性、规律性、内容的生活化和思维的个性化等特点,而小学数学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结合、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模块,我们只有通过对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的研究,才能将其与思维导图相结合。如钟锦提出的小学时期是为学生奠定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有效的数学教学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7]而除了对小学数学学科本身特点的研究,也有对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特点的研究,这让我们能够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这一问题。如宁贵敬提出的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课程更加趋于参与性和创造性。[8]总的来看,新课改之后,小学数学更偏向于学科的整合性,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和新颖性。 4.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研究。

儿童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深入了解儿童在小学这一阶段的思维、认知、情感等特点有助于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和全面。有研究者谈到在现实中有许多教育问题都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如忽视儿童的基本权利、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等,进而提出以儿童为中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这是儿童教育的灵魂。[9]这一点也正是我们研究的基础点,所有的研究也必须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才是科学、合理的。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建议 1.与课堂复习策略的结合。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知识的整合性、规律性、思维的个性化等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框架和脉络,教师可以在一个单元或半个学期,甚至整个学期结束之后,利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总结。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低年级,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自控力较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程度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低,所以在低年段使用的时候,应注意防止色彩丰富的思维导图分散和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也可以采用教师画学生看的方式,并注意思维导图要尽量简洁明了。中高年级学生,尤其是从三四年级开始,学生的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无意注意程度降低,这个时期,学生从形象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来看,思维导围很适合三四年级的学生使用,在这两年里,学生逐步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知识的学习也更系统,更具有逻辑性,若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帮助自己梳理知识,那么便出现厌恶数学、数学成绩走下坡路的可能性。[10]在这个阶段,可以采用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复习,但是也需要重视思维导图对学生注意力的分散,要把握好整个课堂的状态。

2.与解题教学策略的结合。

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这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小学数学中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载体,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学生在读题时往往会出现读不懂题意,找不出信息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题目中所隐含的条件和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使题目能够清晰、简洁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此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能够达到提升的效果,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不但能起到提升的作用,还能起到鼓励的作用。

3.与课堂板书的结合。

板书是具有科学性、整体性、简洁性、启发性、生成性和审美性的。[1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板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载体,教师的思维导图需要通过板书得以呈现,而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通过板书可以直观的使学生学习。 四、总结

思维导图以其突出特点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能够达到明显地改善,同时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工具,但是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提出质疑,对其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所以教师如何合理、有效、科学的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依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否则就是脱离实际的。相关研究者更应该如此,以推动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Buzan B, Buzan T. The Mind Map Book: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 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Dutton, 1994.

[2][7].钟锦.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