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资料汇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20:30: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汇编

第一章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东西方

1. 哥伦布: 热那亚人,近代航海家,是美洲的发现者。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四次航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他在航行中达到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和海地,并担任过海地殖民地的总督。

2. 教皇子午线:由教皇确立的西、葡两国殖民地范围的分割线。西、葡两国作为最早海外扩张的国家,为争夺属地发生矛盾。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要求教皇承认其对于这块土地的主权。1493年5月4日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并将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根据该条约及之前的教皇子午线的划分,西班牙几乎独占美洲,葡萄牙则控制了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殖民地发生。

3.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主要内容有: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和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反对基督教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批判封建特权,提出自由平等的要求,强调人的品德、才能和智慧的决定作用;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民族独立。

4. 但丁:但丁(1265—1321), 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先驱、诗人。其不朽名作《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它运用寓言的体裁,采用梦幻的形式,通过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游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人物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发出了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呐喊。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神曲》是用意大利托斯坎那方言写成,使他成为欧洲第一个用民族语言写作的作家,成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奠基人。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5. 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他多才多艺,既是画家,又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身后留下了7000多页手稿。达·芬奇绘画感情细腻擅长人物内心的刻画,特点是:精深、和谐、丰富。其绘画的代表作是壁画《最后的晚餐》,在处理光和影的技术上接近完美。此外,肖像画《蒙娜丽莎》在运用明暗作为造型手段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蒙娜丽莎“永恒的微笑”给人以无限丰富的想象,达·芬奇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6. 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曾任佛罗伦萨共和国国务秘书,著有《君主论》、《佛罗伦萨史》等书。《君主论》集中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他认为一个国家必须有由公民组成的军队;必须有以全部财力、人力加以支持的坚定的国策以及果断执行这种国策的统治者;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为解除臣民的苦难,国君可以玩弄权术,不择手段。《君主论》将“强权政治”的理论发挥的淋漓尽致,反映了当时实现统一的趋向,

也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残暴。马基雅维利是西方近代政治学之父和鼻祖,其思想对后来西方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7. 哥白尼:哥白尼(1473—1543),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中世纪以来托勒密的理论得到公认,即认为地球居中不动,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行。哥白尼于1540年写成《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本身也在以地轴为中心自传。这是对教会选定的地心说和神学世界观的沉重打击,从此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获得解放并独立地迅速发展起来。

8. 马丁·路德: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路德原本研究基督教神学,后来在思想上开始否定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念,否定教皇权威。1517年,写成《九十五条论纲》,痛斥出卖“赎罪券”的作法,并提出了“信仰基督即可得救”。1520年8—10月间,他又相继发表了三篇重要文章:《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论基督徒的自由》和《教会被囚于巴比伦》,概述了他关于宗教改革的宗教纲领和政治纲领。路德的思想受到民众和部分贵族的支持,新兴的路德教派形成。他的思想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但仍未完全摆脱经院哲学的影响。 9. 《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关于宗教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当时,教会肆意兜售“赎罪券”,并且宣称,人只要购买“赎罪券”,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的罪过及已死亲属的灵魂的罪。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教堂门口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痛斥出售“赎罪券”的作法,并且宣称“信仰基督即可得救”,教徒只要自己真诚悔罪,就可以得到赎罪。这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神权,打击了教会的权威。

10. 路德教:16世纪德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创立的新教。路德教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作为其宗教理论,主要是“因信称义”,廉捡教会及僧侣婚配和还俗等思想主张。1524到1525年德农民战争后,诸侯获得巨大好处,为维护既得利益,改信路德教,他们称为新教诸侯,新教诸侯与天主教诸侯的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反生战争,1555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确定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得到正式承认。此后德国北部为路德教国家,南部仍为天主教国家。路德教客观上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并带有一定的资产阶级倾向,但它仍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思想的影响。 11. 海尔布琅纲领: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期间,法兰克尼亚地区的起义军于1525年5月在海尔布琅城制定的斗争纲领,又名“帝国改革纲领”。纲领要求在德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取消诸侯的一切同盟;取消城市贵族对商业的垄断,统一度量衡和币制;取消商税、过境税、食品税以及其他苛捐杂税;允许农民赎买封建义务,等等。这个纲领反映了市民阶层反对封建制度、要求政治统一的愿望,带有资产阶级的性质,但纲领未能实现。 12. 加尔文教:16世纪瑞士宗教改革由加尔文创立的新教。加尔文教以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作为其宗教理论,加尔文同路德一样,主张信仰得救,建立廉捡教会,圣经权威高于教皇权威,但比路德更激进,在其著名宗教理论著作《基督教原理》中提出“预定论”,自创世以来,就把世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选民”和“弃民”的区分,就看人在现实的成功与失败。这种预定论以宗教学说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型资产阶级的进取精

神,因而得到广泛传播。

13. 耶稣会:耶稣会是为反宗教改革而创建的教派。面临迅速发展的宗教改革,罗马教廷发动了反宗教改革运动,耶稣会即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耶稣会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建立,宗旨是重振罗马教会,重树教皇权威,并且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仿照军队形式组成,强调绝对服从,会员积极活动,特别是到东亚、非洲和美洲传教,少数耶稣会会员曾到中国传教;他们修建教堂,创建学校,与俗人交往,以潜移默化的手段施加思想影响;有时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目标是欧洲新教的君主。耶稣会的活动,在抵制宗教改革中起过一定作用。

14. 胡格诺战争: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史称胡格诺战争。战争自1562年起分为三个阶段,时打时停,互有胜负。最终胡格诺派首领波旁?亨利成为法国国王,称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取得了北方贵族资产阶级的支持。1598年4月,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最后结束。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15. 南特敕令:1598年4月13日,法王亨利四世为彻底平息宗教纷争,安定国内秩序,在南特城颁布的一项敕令,是胡格诺战争结束后天主教集团和胡格诺派缔结的妥协性和约。规定天主教仍为法国国教,恢复天主教的礼拜,战争中没收的土地的财产归还天主教僧侣;胡格诺教徒获得信仰和传教自由,有权召开自己的宗教会议,在担任国家官职上与天主教徒平等;允许胡格诺教徒保留100多个要塞和25000军队,作为国王履行敕令的担保。南特敕令是西欧第一个对异教宽容的范例。一度动摇的法国王权在17世纪初又重新加强。

16. 圈地运动:15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种状况在西欧许多国家曾先后出现过,尤以英国最为典型。15世纪末,由于英国毛织业迅速发展,引起羊毛价格上涨,使养羊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贵族大量侵占公有地和农民的耕地,将土地用壕沟和栅栏圈围起来,雇佣少数工人放牧羊群。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沦为流浪者。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使圈地运动合法化。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 血腥立法: 15世纪末至16世纪英国都铎王朝颁布的迫害失地流浪者的法令。由于圈地盛行,大批无地农民流离失所,沦为流浪者,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并影响国家的税源和兵源。为此,都铎王朝颁布了一系列迫害破产农民和禁止流浪的法令。这些法令以各种手段惩治流浪者,有鞭笞、烙印、割耳、卖为奴隶乃至处死。“血腥立法”最充分地体现了封建专制王权的阶级本质,它的颁布,引起英国农民的不断反抗。

18. 罗伯特·凯勒起义:16世纪英国东部农民反抗圈地运动的起义。英国圈地运动盛行和“血腥立法”的颁布,处于都铎王朝专制统治下的工农群众不断反抗,以1549年由小贵族凯勒兄弟领导的诺福克郡农民起义规模和影响最大,起义波及全郡,攻下了郡守诺里季城,城内工人、帮工、学徒、破产行东响应,壮大了起义的声势,击溃了1200人的政府军,但是起义最后仍被镇压。

虽然起义失败,但仍有重要意义,它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圈地的狂潮,这次起义使农村中保留了许多自耕农,这些自耕农成了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中新模范军的主力。

19. 至尊法案:英国与罗马教廷决裂、建立民族教会的法律。当时英国王权处于上升趋势,同罗马教廷产生矛盾。1534年,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惟一的最高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后来又宣布切断与教皇的一切往来,还解散修道院并宣布没收其全部财产,这些土地的2/3被抛入市场,使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从中获利。“至尊法案”是英国建立独立教会的重要步凑,沉重的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20. 乌特勒支同盟: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北方七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于1579年1月23日在乌特勒支城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旨在与南方效忠西班牙的阿拉斯同盟对抗,保卫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布加盟各省结成永久的同盟。同盟以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议定征税、宣战、缔结和约和颁布根本法等一切重大事宜由三级会议以多数票决定,各省不得单独对外缔结协约,并规定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同盟促使北方七省联合作战,协调行动,摆脱西班牙的统治,为联省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21. 根特协定: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南北各省代表于1576年11月8日在根特城订立的协定。宣布恢复尼德兰的统一和各城市原有的特权,废除西班牙总督阿尔伐颁布一切法令,决定各省联合,共同驱逐西班牙统治,但没有具体行动计划。这是一个保守的协定,它没有提出尼德兰独立、宗教信仰自由和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

第二章17世纪讫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1.清教运动:16世纪后半期,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清除英国国教内部天主教残余的运动。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不断增强,对维护封建专治统治的英国国教持反对态度,要求消除残存的天主教因素,简化教会的仪式和活动,“清教”的称谓由此而来。清教抨击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提倡过严肃、“勤劳”的生活。这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理想生活,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动力。 2.根枝请愿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群众要求废除主教制的运动。英国国教中的主教制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强有力的支柱。1640年,英国许多群众签名,要求把主教、主持牧师以及教士大会等“连根带枝”一齐废除。国会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形成了关于废除主教职务、主张教权与王权脱离而从属于国会的“根枝法案”。经过激烈大讨论,该法案虽然在下院获得通过,但却被上院拒绝,直到1646年1月主教制才被废除。

3.普莱德清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独立派清洗长老派的事件。第二次内战期间,议会中的长老派势力活跃,控制了议会,并同国王进行复位谈判,引起了军队士兵和社会中、下层人士的不满。1648年11月,独立派起草了一份抗议书,明确提出要严惩国王,最高权力归下院。接着,军队再次开进伦敦,普莱德上校占领议会,驱逐约186名议员,另有约200名议员自愿退出议会。这就是著名的“普莱德清洗”事件,此后,长期议会只剩下约200名议员,被称为“残余议会”。至此,军政大权全部落入独立派手中。

4.克伦威尔:克伦威尔(1599—1658),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之一,独立派的领袖。他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在革命期间改组军队,称为“新模范军”,战斗力很强,军纪严明,在纳西比战役彻底击败王军,他所领导的独立派在与长老派斗争中获胜,此后又与平等派发生矛盾,在王党卷土重来时,与平等派重新联合并迅速平定王党叛乱。在平等派与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处死国王。共和国期间他镇压了平等派和掘土派,又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对外推行海外扩张政策,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就任护国公,1658年病死。他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立下汗马功劳,但是他的很多作为为后人所诟病。 5.掘土派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由掘土派领导的一次下层群众运动。掘土派,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派别,又称为真正的平等派。它代表贫雇农和一部分城市贫民的利益,领袖为温斯坦莱。该派主张把土地交还于民,人民共同耕种、共同生活;消灭土地私有制,反对暴力。1649年,共和国建立后,国内经济凋敝,物价高涨,很多地方发生下层群众运动。1649年4月,有二三十人在温斯坦莱和艾维拉德领导下,集合于伦敦附近萨里郡的圣·乔治山,共同占有,开垦那里的荒地,并在许多地方得到响应。掘土派的活动受到了地主武装和政府军队的破坏。1650年春,他们的垦殖活动停止,掘土派运动随之衰落。

6.新模范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议会组织的军队。1642年8月内战爆发后,议会军掌握在长老派手中,指挥不一,作战不力。战争形势表明,议会只有建立一支新型正规军才能战胜王党军。1644年12月9日克伦威尔在议会发言要求改组军队。改组后的军队称为“新模范军”,主要由自由耕农和手工业者组成,纪律严明,战斗情绪旺盛。这支军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连串胜利,并于1645年在纳西比战役中彻底击败王军。随着军队内部特别是高级军官的腐化,在1649年5月克伦威尔镇压平等派士兵起义和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