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4:05: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课 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过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

重点: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难点: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 教学过程:

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

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 幼儿前期:1至3岁 幼儿期:3至7岁 童年期:7至12岁 青春发育期:12至18岁 青年期:约18至25岁 (2)各个年龄期按顺序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龄期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基础。

(3)器官和功能的发育都有决定性的时期,如该期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可残存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

(4)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

2.生长发育速度程波浪式,身体各部的速度亦不均等。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但统一协调。

(1)一般型;(2)神经系统型;(3)淋巴系统型;(4)生殖系统型。 4.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一般符号正态分布。

第2课 儿童生长发育期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是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发育的速度和最后达到的程度。

教学重点:重点:营养,体育锻炼、生活制度和疾病等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难点:先天、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1.生长发育的概念。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1)营养:充足的营养,是保持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促进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

(3)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制度,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适当的学习时间,定时定量进餐及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各部分的活动休息都得到适当的交替,有利于身体各部分的充分发育。

(4)疾病:无论什么疾病,都可使正常的新陈代谢遭到破坏,影响发育。

第3课 身高与体重的测量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已便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教学重点:重点:测量身高、体重的正确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难点:测量身高、体重的意义。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从进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每年我们都要体检。我们的身体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身体长高,体重变重)

(学生回答,教师引出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内容)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1、介绍脉搏。

(1)说明什么是脉搏。 (2)脉搏与心脏跳动的一致性。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 2、学习正确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

(1)你们在体检时是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学生回答) (2身高、体重、脉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学习正确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学生试册脉搏。 三、教师总结。

我们要经常测量自己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第4课 保护眼睛

一、课文说明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也是非常容易生病、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本课要使儿童从小就知道眼睛的重要性,知道怎样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本课是健康教育课,与《保护牙齿》一课构成“人体”单元。 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性。课文中有5幅插图,分别表示人在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都需要眼睛。这5幅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