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4 20:05: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两则古希腊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寓言故事,它们就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用它们作为论据来阐明事理,非常具有说服力,如《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2.生难字词
溉汲(gài jí) 中伤(zhòng) 躇(chú) ....跐蹈(cǐ dǎo) 舍然(shì) ...3.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 .(2)古今异义 国人道之(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闻之于宋君(使动用法,使知道) .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 3.小组合作,复述课文。
4.各用一句话概括两则寓言的内容。
【交流点拨】《穿井得一人》宋国姓丁的人家,打了一口井,节约了一个劳动力,被人误解为从井中得到了一个人。
《杞人忧天》杞国有一个人总担心天会崩塌,被人开导后才放下心来。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质疑问难 深层探究 1.读《穿井得一人》后做题。 (1)丁家为什么要挖井?
1
【交流点拨】丁氏家中没有井,必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家中经常有一个人要住在外面。 (2)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意思是我家打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 (3)传话的人把丁氏的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4)宋君是怎样知道“丁氏穿井得人”这个消息的?
【交流点拨】丁氏告诉别人说自己家打了井之后得到一个人,后来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最后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5)丁氏是怎样向宋君解释的?
【交流点拨】丁氏回答说:“我家是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可以用,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6)从丁氏的角度来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交流点拨】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7)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宋君派人调查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说明他是一个不偏听偏信,注重调查之人。 (8)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 (9)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交流点拨】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读《杞人忧天》后做题。
(1)“杞人忧天”现在成为一个成语,请解释其意义,并写出一个近义词。 【交流点拨】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庸人自扰。 (2)杞人为什么会有忧天地崩坠的想法?谈谈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①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限。 ②当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人们普遍敬畏自然。 ③当时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 (3)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4)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作怎样的评价?
【交流点拨】忧地忧天,匹夫有责。20世纪末期,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也为了拯救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21世纪该忧地忧天了,人类该忧地忧天了。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穿井得一人》: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2.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3.完成《名师测控》本节练习。
2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课堂上对寓言寓意理解的讨论,占用了较多时间,因此预设的教学目标没有及时完成,即造成了教学预设和教学结果不成正比,拖延了教学进度。因此,在教学时间的把控、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重点的突出等方面,自己还需要加强,虽然语文教学方法没有固定,但新教师还是缺乏教学经验和掌握课堂的能力。学中不足,教中知困,及时反思自己才能教学相长。学学半,能及于此,还需要自己努力钻研。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感谢您的选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