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4:2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岗位设置工作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最基础和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全面有效的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事业单位用人制度,能有效的促进和落实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本文主要分析了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对岗位设置工作的管理,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解决办法

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2006年我国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改革重点主要为:一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立法进程。二是完善聘用合同制度,规范合同管理,探索完善聘后管理机制,研究制定聘用合同规定。三是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岗位设置动态管理机制。四落实和规范公开招聘制度。事业单位对岗位进行合理的设置,是改革的基础,能够促进单位人事制度的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将从对人员身份到对工作岗位的转化,通过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实现对岗位数量的控制、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达到因事设岗、按岗用人、以岗定薪、聘用管理,从而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岗位设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够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的目的是要转换用人机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具体实施中,部分管理人员思想不到位,观念陈旧,没有真正改变以前旧的用人制度,认为岗位设置工作就是搞形式,签订聘用合同,而对通过设岗、竞聘上岗,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单位的长远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思路。

2.岗位结构比难以优化控制。岗位结构比例是岗位设置的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岗位结构比例包含三个层面:一类是岗位类别结构比例,即专业技术、管理、工勤技能三大类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二是同类不同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如专业技术岗位中正高级岗位、副高级、中级和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三是同类同职级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如专业技术正高级岗位二至四级之间的结构比例。目前有部分事业单位随着事业的发展,有的职能强化、有的职能弱化,而岗位设置工作没有随着单位的发展进行调整,影响岗位设置工作的进行和实际效果,从而阻碍单位的发展和人员的积极性。

3.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价值体现不明显。优秀人才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是单位的一项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单位取得更大的发展。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项目立项时需要优秀的项目带头人,在进行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在事业单位中的一些关键岗位无法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与其他员工的工资待遇也类似,这使得事业单位无法留住一些专业人才,这对单位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4.聘后管理不到位。单位仅仅把聘用作为一种辅助的、补充的形式,简单的以聘代管,没有把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国家对岗位设置的文件,没有对岗位管理做过多的表述,并不意味着是“重设置,轻管理”。单位在进行岗位设置工作时,“一聘定终身”的现象依然存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职工没有产生竞争意识,没有能够有效的调动起职工聘任后工作的积极性。

二、岗位设置工作中的对策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岗位设置工作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在建立和推行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单位领导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岗位设置工作作为当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加深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深入研究其历程、聘用制度及岗位管理等一系列内容,全面了解岗位设置工作的目的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统一认识,从而有效开展岗位设置工作。其次,单位要加强宣传,全面提高部门人员对岗位设置工作的认识,全面理解实施岗位设置工作是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的重大调整,核心是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最后,事业单位各方面领导干部要从旧的管理模式中摆脱出来,更新观念,要在具体工作中必须适应这种转变的要求,在管理各个环节上必须充分体现这种转变。

2.优化结构比。根据单位实际情况,优化岗位结构比例。单位的结构比例既要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又要符合单位的实际,要可操作,可实行。首先要明确岗位总量,以岗位设置原则为基础核定人员编制的数额,确定单位岗位总量;其次在单位的社会职能及工作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的性质、规模、效益等因素,合理划分结构比例,以重点岗位为主,兼顾其他岗位,并配合单位的发展,适时进行调整。对现有人员的机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该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该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达到。单位既要推进改革,形成竞争机制和氛围,又要有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必须把稳好改革的力度。

3.岗位设置工作必须服务于单位的战略规划,突出重点岗位。岗位设置管理要服务于单位的战略规划,根据事业单位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依据工作性质、规模大小、效益高低、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支持重点学科、扶持优势学科的发展,在岗位设置政策上要予以倾斜,努力为重点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不断提高其在专业技术、申报国家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的能力,以提升单位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

4.加强聘任后管理,以岗位设置工作为契机,推动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岗位管理主要通过岗位设置、岗位数量和结构控制、岗位聘用、合同管理和具体管理制度实现,“设置”是“管理”,但“管理”不仅仅是“设置”,单位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除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管理,坚持岗位聘用、聘约管理、科学考核、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实现从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向岗位聘期考核的转变,建立以岗位绩效评价为重点的人才评价工作,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完善岗位评价体系;完善聘任合同为重点的人才聘用工作,建立“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制度;结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在岗位聘任的基础上,建立以鼓励贡献和创新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

三、结语

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并认真对待自己在岗位设置工作中的各种不足,然后采用科学的有效的措施,实现合理设岗、竞争上岗,同时不断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由此调动单位职工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创造性,进而促进单位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