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粉系统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52: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业资料

1 煤粉爆炸的机理

在炉膛或烟道积存了大量的未燃尽可燃物,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时,形成了新的可燃性混合物。当该混合可燃物获得一定的能量并达到燃烧条件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点燃。在这个化学反应 中将会发生一个链状的燃烧反应,火焰激波迅速传播,因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很快将积存燃料燃尽。爆燃的结果是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在制粉系统中,煤粉是由气体来输送,气体和煤粉混合成云雾状混合物,煤粉的自燃引起周围气粉混合物爆炸,产生较大的压力而形成煤粉爆炸。

根据对事故的分析以及爆燃的物理化学起因,得出发生可燃物爆燃事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由于某种原因积存了大量的可燃物,包括可燃气体和可燃固体燃料颗粒,如氢气、一氧化碳、煤粉挥发分中碳氢化合物等气体都可能是导致爆炸的可燃气体;积存的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或空气相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混合物,并且混合物达到了爆炸极限(表1列出了3种煤粉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积存的燃料发生了“自热现象”或遇到了明火使得燃料引燃。这 3个条件是造成可燃物爆炸的必要因素。

表 1 燃煤与空气混合时的爆炸极限

燃料 烟煤 褐煤 最低浓度 (kg/m3) 0.32~0.47 0.215~0.25 最低浓度 (kg/m3) 3~4 5~6 最易爆炸浓度 (kg/m3) 1.2~2 1.7~2 爆炸产生的最大压力 (mpa) 0.13~0.17 0.31~0.33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泥煤 0.16~0.18 13~16 1~2 0.3~0.35 a.挥发分含量。一般说来,含挥发分较高的煤粉易爆炸,含挥发分低的煤粉不易爆炸。这是由于煤粉着火燃烧的开始主要是靠燃烧析出挥发分,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粉容易析出挥发分,而且比较多,能够为煤粉的迅速着火提供足够的能力。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挥发分小于10%时则无爆炸危险。挥发分大于20%的煤粉,很容易自燃,爆炸的可能性很大。

b.煤粉的粗细。在炉窑中,煤粉的输送是靠气力输送,因此煤粉越细,在细煤粉的周围所吸附聚集的一次风空气或氧气越多,这样就给自燃提供了更优越的条件,从而越容易自燃和爆炸。烟煤的粒度大于0.1min时几乎不会爆炸。综合考虑挥发分和煤粉细度对煤粉着火的影响,对于挥发分高的煤不允许磨得过细。

c.输送煤粉的气体含氧量。含氧的比例越大,爆炸的可能性越大,充足的氧气为混合物的爆炸提供了条件,而在氧浓度低于一定程度时难以发生爆炸。关于煤粉系统含氧量浓度的标准,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标准,但一般都在15%左右。制粉系统的氧气来源 于多种渠道,如干燥风、漏风,输送煤粉的一次风或三次风等。如果煤粉混合物中的含氧量不足,即使存在很强的点燃能,混合物的浓度处于最佳爆炸点,也不可能发生爆炸。

d.煤粉气流混合的温度。混合物的温度升高会减少煤粉颗粒的着火热,加速燃烧的速度,因此温度高易爆炸,低于一定温度则无爆炸危险。煤粉气流混合温度主要指标是指磨煤机出口风温。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c.煤粉沉积。由于设计、安装不当或者在拐弯的地方,煤粉出现沉积,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缓慢氧化形成自燃,最终造成爆炸。 2 制粉系统特点

某电厂采用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具体系统布置如图1所示。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主要包括的设备有磨煤机、排粉机、给煤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制粉管道、锁气器、吸潮门、中间煤粉储仓、原煤仓等。制粉系统的特点是运行可靠性较高,运行调节较为灵活,磨煤机可在自己的经济负荷范围内运行,从而提高了制粉系统的经济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锅炉热效率。其缺点是系统部件多,较复杂,漏风量较大,而且制粉系统管道长,弯角多,流通阻力大,易存在流通死角,易积煤粉。由此看来在制粉系统聚积煤粉的地方,具备煤粉爆炸的一些因素。如果不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制粉系统中聚积煤粉处产生危险性爆炸的可能性就大,给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

3 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

某电厂锅炉用的原煤为山西雁北烟煤 ,其特性如表3所示,挥发分为38.09%,水分为8.0%。在制粉过程中,要求煤粉细度控制在 Rgo=22.5 ×l0一,77.5%煤粉粒度在 0.1mm内。

word完美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