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9:03: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土地流转后农民土地意识调查报告
一、引言
自古以来,农民跟土地是密不可分的,在传统社会,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随着中国现代化的不断推动,愈来愈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农业生产已开始“老龄化”,农村乃至出现土地荒凉的现象。愈来愈多的农民选择“离土”——进行土地流转,据统计截止2017年11月,全国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到达26%左右。江村位于中国最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也是中国“乡土产业”发展的先驱者,早在1981年,江村村民在从事农业劳作的同时就进行副业、与产业的生产活动,产业产值就已占经济结构的%。那末现在,江村村民的土地意识是怎样的?土地对农***味着甚么?假如农民的土地意识正在逐步淡薄,那这类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二、文献回顾
在实地进进江村进行调查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以往文献中江村村民的土地意识进行简单梳理。土地意识的变化除与土地制度、土地的使用密切相干,还与产业、副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广。
对江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在《江村经济》中,费老明确指出,江村土地最大的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村里90%以上的土地用来种植
1 / 19
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全村有76%的人从事农业活动。土地所附有的价值不单单是生产食粮,土地生产率的变化使得人们的名誉、抱负、热情等都与土地联系起来,土地用之不尽的性质使得人们的生活有相对的保障,使得人们有安全感。可以说,“土地就是他们人格整体的一部份”。 1957年,费老在《重访江村》指出,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使农民具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条件高,而合作化运动建立了集体土地所有制,合作化运动使得农业总产值明显增加,但是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进步,费老一针见血的指出关键题目在于副业上,要发展养蚕、水产养殖等产业,提出要建立“乡土产业”。沈关宝在《一场静偷偷的革命》中也用数据证实了农业集体化时代,农民的生活来源愈来愈倚重于土地,90%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劳动力上。由于产业、副业在这一时期基本上出于停滞状态,“人多地少”的人地矛盾在这一时期越发凸显,人们对土地的感情也是是复杂的,一方面人们的生活严重依靠土地,试图从土地上取得最大的价值,另外一方面土地资源没法满足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人们渴看从土地上得到解放,从事副业、产业等收益更高的活动。
1982年,费老在《三访江村》中指出,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集体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农业比例降落,副业和产业激增。沈关宝在《一场静偷
2 / 19
偷的革命》也指出,1980年以后,各业劳动力比重发生了急剧变化,到了1986年,产业劳动力占据首位,由农、副、工转为工、副、农,且这类劳动力格式一直维持到现在。人们在兼业进程中的偏向性使得土地价值一落千丈,农业生产面临危机,人们的离农偏向较为强烈,其中最根本的缘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在苏南地区的青年中盛行着一种观念:有本事的没必要种田。但是在这一时期,人们并没有完全离农,食粮可以满足但是其实不富裕的现实迫令人们重视小块土地的经营。一些老年人由于经历了长时间的饥荒,心理上已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类难以消失的恐惧感与土地价值的跌落交织在一起,使得人们对农业生产产生欲进不能,欲罢不休的矛盾心理。费老在《九访江村》中也写到,虽然农民不愿种田的思想普遍存在,虽然有弃农的苗头出现,但是吴江整体农业生产还是稳定的,农民拼死拼活也要把分到的几亩田种好,此时农民的商品经济头脑还没有发展到把食粮也包括在内的程度。
2017年左右,根据《江村经济七十年》,江村依然有一部份耕地用来种植水稻等食粮作物,此时也出现了将稻田改成蟹田的现象,3090亩耕地中,桑地720亩,蟹池790亩,水稻田1580亩。蟹田承包的面积在不断扩大,村里开小队会时,大多数人非常支持养殖螃蟹,大家也愿意把稻田开挖出来做蟹池,由于想要养蟹的人较多,所以要进行竞标稻田
3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