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工匠精神》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8:37: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部编新版《工匠精神》设计方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思维发展和提升::梳理文章思路,明确文章的主要观点。 2. 文化理解和传承: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3. 文化理解和传承:践行工匠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议论性新闻作品的逻辑结构和辩证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在当下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传统社会所孕育的工匠精神是否还有坚守的必要?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新闻评论,从中找寻答案吧!

学习活动一:分析文章论证思路

梳理《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文章思路,体会文章是怎样辩证地讨论关于“工匠精神”的话题的。学生可尝试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学习活动二:拓展阅读,深化理解

1.结合补充资料,谈谈你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 【阅读资料1】《践行工匠精神的四个维度》(张键,见《中国教育报》) 【阅读资料2】《深刻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乔东、萧新桥,见《教师教学用书》)

2.说说当今时代,是否还需要“工匠精神”。学生小组讨论,课上交流。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具体表现在创新,敬业,执着、追求极致的态度上。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有关。

然而,当今社会也不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伟大劳动者。青蒿素是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守着清贫耐着寂寞带领团队辛勤劳动的结晶;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南仁东专注二十三年用心血铸就的“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工匠们用智慧和劳动创造的“新世界七大奇迹”……他们用行动弘扬了工匠精神,用实干践行了劳动精神。

活动三:探究评论角度,明确新闻价值

知识补充:新闻评论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新闻评论选择评论的角度一般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倾向性,依托新闻事实作出价值判断,这种倾向性往往反映的是主流社会的声音;二是引导作用,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实和重要问题作出分析,以表彰先进,针砭时弊,明辨是非,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为他们指明方向;三是深化作用,新闻评论的政治性决定了评论选择的角度要尽可能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阐释新闻事实所包含的政治意义。

1.《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和补充材料《践行工匠精神的四个维度》都是关于“工匠精神”新闻评论,阅读思考,分析两篇文章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评论“工匠精神”这一主题的。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评论的角度是时代品质需要工匠精神,这是一个关于企业

活力、社会风气,乃至国家命运的重要话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践行工匠精神的四个维度》评论的角度是践行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目标维度,文章从怀匠心、铸匠魂、守匠情、践匠行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培养工匠精神的准则,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2. 结合材料链接的补充内容,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两个方面,找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在选择评论角度方面的特点。

作业

从本单元的人物通讯中任选一篇,基于文章呈现的事实,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对人物进行评论?找准一个角度,并为他写一则200字的人物评论。

作业反馈:学生在《喜看稻菽千重浪》一文中,根据袁隆平发现并培养杂交水稻,引导“绿色革命”,从创造性劳动的角度进行评论;也有从发挥知识分子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在共筑中国梦中的作用的角度进行评论。《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学生从劳动岗位无贵贱、劳动的责任心与奉献精神等角度进行评论。《“探界者”钟扬》一文,学生从科学家的精神追求、生命的高度、时代精神的倡导等角度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