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反思总结报告出炉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4:29: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汶川地震反思总结报告出炉

地震能不能预报? 汶川地震有无前兆? 地震局如何致力减灾?

7月9日,云南楚雄姚安发生6级地震,人们因汶川地震而绷紧的神经,不免又小跳了一下。和汶川地震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一样,楚雄-建水断裂带也是板块活跃区,它们都被划为2006-2020年中国大陆地震重点危险区。中国地震局在震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而震前地震部门对这次地震的预警仍然为零。

汶川地震后,曾经在中国被寄予厚望、而后又被部分学者认为走入死胡同的中国地震预报事业,愈发步履蹒跚。 地震预报陷入辩不明的泥潭。“和世界接轨”被批为只花钱、不办事,“我预报了地震”被批为不懂科学。“十五”期间,中国投资兴建了有史以来耗资最大的地震监测防灾体系,然而汶川地震后,这些投资的效果遭到了质疑。

汶川地震一周年前夕,耗时大半年,文字上千页的汶川地震反思总结报告初稿开始半公开征求意见。在两个月前的全国地震局长会议上,这份报告首次与各省地震局局长见面,对汶川地震为何没能预报总结为长期预报偏失、中期预报偏差、

短临预报偏少。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在这次会议上对该报告表示肯定。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这份报告通过各种渠道流传开,并引起思考和争议。

在中国地震局这个和地震关系最密切的政府机构,不同身份的人在思考,不同的意见在交锋。更急迫的问题是,中国未来的防震减灾道路该如何走。

八个多月前,孙士鋐从地震台网中心综合部首席预报员的职务上退休,被返聘继续担任研究员,具体职责从地震预报转变为“软科学研究”。最近,他和中国地震局的同事们,为“震情会商制度改革”连续去南京、合肥调研。

震情会商制度改革非常重要,孙士鋐说,过去的震情会商没有主次重点,一个个挨次上去讲,变成了形式,讨论不够充分。几省调研的结果,更加坚定了孙士鋐关于震情会商制度改革的信心,他认为充分地讨论、针对一些异常的集中诊断,可能会促成地震预测起到防震减灾的实效。

但他不确定的是,改革是否能令地震预报重新走出低谷。 意见和异见

汶川地震有无明显前兆?

在地震局内部,有没有明显前兆,能不能凭此预报出地震,看法并不统一。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

员张国民在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就向公众详细阐述,地震预报是仍未解决的世界难题。因为地震过程的复杂性、地壳深度的不可入性、地震事件的小概率性,地震预测科技人员承担了相当重的压力和负担。现在对地震预报的认识是初步的,地震预报的思路,是积累资料,积累震例,然后把这些经验上升为理论,同时通过基础研究、探测,逐步形成对科学规律的认识(见2008年5月14日中国政府网对张国民专访)。

张国民是地震局负责地震预报方法论研究973课题的首席科学家,他的发言代表了地震局的主流意见。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副局长阴朝民、地质所所长张培震等领导、骨干,在过去的一年,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类似观点,局长陈建民评价地震预报还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努力”。

汶川地震后,网络上一些地震预报的小道消息,被地震局的主流质疑为不够客观;但同时,地震没有明显前兆的说法也被部分学者质疑。

郑大林就是质疑者之一。他在退休前曾担任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预报部主任一职,现在被返聘为台网中心研究员。分析预报中心曾是全国地震分析预报核心部门,后在2004年分拆为地震预测研究所和预报部,后者被划归中国地震台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