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教师如何有效与家长沟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3:56: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新教师如何有效与家长沟通

作者:杨晓丽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7期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和家庭是和谐的教育共同体,只有赢得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才能实现有效的家园合作。因此,新时期家园共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家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沟通;家园合作;新教师;家长

沟通,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桥梁,如果这个世界缺少了沟通,那将是一个不可想象的世界。我们的学校教育更离不开沟通,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与家长沟通,积极寻找教育幼儿的最佳切入点,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幼儿个性,显得尤为重要。陈鹤琴也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幼儿教师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因此,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双方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家园共育进而提高教育效能。然而,这对刚刚进入幼儿园工作的我们而言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一、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家园沟通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忙于角色适应,疏于家长工作

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由于需要角色适应而常常处在焦虑中。我们更多的是在关心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驯服”孩子?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努力表现自己,希望能够得到领导、同事、孩子们的好评从而被接纳,很少去精心策划和思考家长工作,忽略了家长工作,削弱了家园合作效果。

(二)缺乏工作经验和家园沟通能力

由于我们缺乏工作经验,对知识和信息都掌握得不够,在与家长交流时,缺乏自信心,对于重点的强调不足,条理不够清楚;缺乏方法,总是按自己的思路去思考,而忽略别人的需求;语言生硬,缺乏艺术性,不能做到积极聆听,总是有偏见,失去耐心。然而有些时候我们与家长主动沟通的意识不强,或者由于我们的育儿经验不够丰富,我们对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明显的依赖性都会阻碍我们对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语言艺术的掌握。 (三)家长与新教师双方缺乏了解

我们刚从学校毕业,有些家长觉得我们年纪轻,经验不足,所以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度不够。刚刚参加工作的我们,在面对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时,就会表现出非常紧张、退却和不自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谈话面狭隘,不善展开

由于自己生活阅历少,知识面很狭隘,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只是将幼儿在园表现与家长交流,并没有全面关注幼儿,没有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家长文化层次普遍都很高,片面的交谈流露了新教师的不成熟,从而使家长对我们教师感到不放心。 (五)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上

作为刚入职的新教师,我们通常都会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工作上,将教学工作进行得好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忽略孩子情绪、忽略卫生保健、更忽略了家长工作,与家长缺乏交流,造成与家长的陌生感。

教育实践及大量国内外研究报告也表明:家长和家庭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幼儿园应把家长视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形成合力,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优势互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名新教师,在面对家长的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时,我们应该怎样沟通呢? 二、作为一名新教师应该怎样与家长更好地沟通 (一)“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作为一名新教师,首先要正确对待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教师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教师要以尊重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家长,赢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尊重家长的发言权。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让家长多说话,多设计让家长发言的环节。比如,请家长说说对活动的看法;让优秀孩子的家长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好的育儿经验;抛出一个问题让家长各抒己见后最终达成一致。现在家长的素质普遍都挺高,他们的育儿经验也比我们新教师丰富,多多听取家长的想法,做到家园互利共赢。

2.尊重家长的知情权。孩子在园一天的表现对我们来说极其平常,但却是家长最为牵挂的,尤其新教师没有育儿经验,家长更不放心。担心孩子有没有多喝水,饭吃得好不好,有没有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等。针对家长的心理,我们应该在下午离园时有规律地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情况,孩子的一日生活可以通过班级QQ群上传照片和视频。 (二)“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学会倾听首先要学会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努力去体会和理解家长。其次要给予家长适当的回应,让家长感觉到你的用心。专注的神情和适当的点头示意是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的外在行为,这对家长来讲既是尊重,又是一种鼓励。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最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教师面前,也常会被“软化”得通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达理。新教师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都不足,不可能将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我们应该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同时也会让家长感觉教师亲切、和蔼、可信,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 (三)“交流”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教师平时要多加留意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善于积累,并始终怀着一颗关爱孩子的心,经常性地与家长坦诚沟通,这样就一定能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通过多沟通、巧沟通,家园教育保持协调一致,让教师与家长真正成为教育孩子的好搭档,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教师在平时应该多向家长分享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如有趣的事情、孩子的进步、孩子的优点等等,让家长信任老师,从而更好地配合工作。 (四)“家访”是教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家访在加深教师对幼儿的了解、改善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促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新教师要重视家访的重要性。教师和家长之间因为孩子发生意见分歧或者矛盾时,家访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借助家访,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老师,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同时根据孩子的家庭情况和背景更深入地分析孩子所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明书.如何处理与幼儿家长的人际关系[J].学前教育,2002(9). [2]姜冬梅,孙桂玉.与家长谈话应注意的问题[J].早期教育,2004(3).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