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经典错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5:04: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生物经典回放 选择题1

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生成C02的过程在膜上进行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生物膜上脂质的种类和数量

D.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 2.关于对核糖体的认识,下列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蓝藻细胞的mRNA在转录形成的同时便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 C.真核细胞中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 D.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离不开自身的核糖体 3.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为葡萄糖合成多糖提供能量

B.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C.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 D.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成

4.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5.将一块3cm×3 cm×6 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 cm、2 cm、 3 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增大

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C.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6.洋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适合观察质壁分离

B.洋葱绿色管状叶可用于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适合观察细胞减数分裂

D.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可用于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7.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在 F2代结果有差异,原因是( )

A.前者有基因分离过程,后者没有

B.前者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后者不一定 C.前者相对性状差异明显,后者不明显 D.前者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后者没使用

8.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9.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10.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

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生物经典回放 选择题2

32

1.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32

D.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

3235

B.含有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4和0

3235

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P的培养基和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上述过程中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RNA→DNA→RNA→蛋白质 3.右图表示某生物的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磷酸和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一条链的基本骨架

C.若左链中的G发生突变,不一定引起该生物性状的改变 D.对于任意双链DNA而言,(A+C)/(T+G)=K在每条链中都成立 4.某DNA分子有5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鸟嘌呤300个。该DNA 进行连续复制,经测定,最后一次复制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200个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共复制了多少次(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5.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A. 10 20 20 10 B. 10 20 20 0 C. 20 40 20 10 D. 20 40 40 0 6.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D.赫尔希等人用化学提纯的办法分离了DNA和蛋白质

7.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

A.O2的产生 B.H2O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3232

8.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32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3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32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9.如图为某动物(2N=4)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

A.图①所示细胞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与DNA随着丝点一分为二而加倍 B.图②所示阶段一定会有交叉互换的发生

C.若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d基因的分离也可发生在图④中 D.图③所示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目之比为1∶2∶2

10.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有关物质变化的坐标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纵坐标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 B.纵坐标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一个细胞中核DNA的含量 C.纵坐标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的含量 D.纵坐标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的含量

生物经典回放 选择题3

1.与水绵相比,蓝藻细胞( )

A.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B.mRNA完成合成前可与核糖体结合 C.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D.没有细胞壁,属于单细胞生物

2.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组成核酸的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碱基 核苷酸 五碳糖 A T4噬菌体 5种 5种 1种 B 烟草叶肉细胞 5种 8种 2种 C 烟草花叶病毒 4种 8种 2种 D 豌豆根毛细胞 8种 8种 2种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四种化合物中“○”内A所对应含义的解释有一个是错误的 B.硝化细菌体内含有甲图中的四种化合物

C.若乙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温度a>b>c D.若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的某种酶催化某反应效果图,则酶浓度a>b>c

4.20世纪60年代,一位美籍日裔科学家下村修从一种学名叫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