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才培训材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15:4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才培训材料 第一单元 科学是…… 1、科学是……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答: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科学家进行的农业研究、航天探索、试验分析、珠峰测量、医学研究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

问题2: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答:科学家的工作的过程可以大体分成以下几个部分: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问题3: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能说说科学是什么吗?

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我们经常做的象:观察小动物、拆装自己的玩具、观察太阳、星星等天体等这样的事情都和科学家的研究很相似,所以我们也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二、教法分析

三年级是科学课的起始年级,孩子们刚刚开始接触科学这门课程,对科学这一个新的概念不了解,也可以说很陌生,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科学这门课程,并对这门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教材在第一单元设计了《我们都是科学家》这一版块,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第一课就是《科学是……》这个题目就是一个问题,它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科学到底是什么呢?本课教材就是按照“谈自己对科学的理解—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家的探究过程—重新认识科学”。

在学习之前,学生对于科学的理解很肤浅,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先搜集一些材料,以便上课时用。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课前搜集有关科学家的一些材料,做好记录。 环节一:

与学生谈话: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时你会想到什么? 环节二:

1、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科学家工作的资料。 2、你觉得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去分析科学家是如何进行探究的? 环节三:

在你的生活当中,你和有没有象科学家一样的经历? 1、引导学生谈自己在生活中非常想做的事情。 2、为什么自己要做这样的事情?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科学是什么?

我们平时由于好奇心做的一些事情有些就像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所以我们也是在做科学。 环节四:制作一个会动的小人。

这是一个制作活动,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做一些其他的东西,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在玩的同时向学生讲述英国人罗杰特也在这样玩的过程中有了重要的发现,后来人们利用他的发现发明了电影。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小发现成就大科学”。

三、实验制作

制作名称:让小人动起来

制作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笔、铅笔

制作过程:

1、准备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将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地卷在一支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地伸展、卷曲。 2、做一名小科学家 一、问题解答

通过以上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答:通过做这些小制作我们发现在让它们站立的关键是让它们保持平衡,所以关键就是把固定物放在物体的底部,以使它们的重心向下。

二、教法分析

第一课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科学,这节课就是让学生真刀真枪的体会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了。在通过学生的经历与科学家的经历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加深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本节课的主体活动是让一只纸鹦鹉站起来,借助这个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领悟到“重物加在物体的底部,物体才可以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就越平稳。”这个道理。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环节一:激趣导入,引导学生质疑

1、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做好的纸鹦鹉,让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提问题。 环节二:制作纸鹦鹉

1、让学生做一个纸鹦鹉,试试自己做的鹦鹉能不能站起来。 2、找原因,小组讨论想办法。 3、根据自己的猜想再做。 4、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 5、评价。

环节三:想办法让更多的物品站在你的指尖。

1、小组合作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让它在你的指尖站立。 2、展示作品。

3、说说自己的发现或者体会。 环节三: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 1、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2、展示交流并评价。 三、实验制作

制作名称:让鹦鹉站起来。

制作准备:彩纸、剪刀、曲别针、夹子、铅笔、金属丝等 制作过程:

1、用剪刀将彩纸剪出鹦鹉的样子。

2、把曲别针夹在鹦鹉的尾部,把鹦鹉放在自己的指尖上。 3、鹦鹉在指尖上站起来了。

第二单元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一、问题解答

1、墙根的青苔是不是有生命的物体? 答:墙根的青苔是有生命的物体。 2、为什么说它们是有什么生命的?

答:说它们是有生命的是因为它们都要吃东西,都需要呼吸,都能够长大,并且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能够繁殖,对刺激都有反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3、下面的物体是有生命的物体吗?

答:水中的鲜花、种子蔬菜和水果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视为有生命的物体,白云就不属于有生命的物体。

二、教法分析

本单元在开始时就出示了 一首小诗,当我走进树林和池塘我们发现了很多有生命的物体,后面有个……就是让要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究其他的领域去发现更多有生命的物体。

本课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讨论有生命物体的特征等活动,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生物和无生命的非生物,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需要营养、有反应等几个基本特征。

建议教学思路如下:

环节一:出示小诗让学生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并引导学生你能再接着往下写吗? 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知道的有生命的物体。 环节二:到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交流讨论:我们要去校园去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应该注意什么? 2、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环节三:交流研讨

1、交流自己的发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文字、图画、列表等) 2、对比分析:为什么说它们都是有生命的? 环节四:拓展深化

1、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辨认什么是有生命的物体,什么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2、说出你的理由。 总结。

2、校园里的植物

一、问题解答

1、观察校园里的植物的生长环境,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答:棕榈树生长在操场边,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浮萍生长在水塘里,有水的地方;种在花盆的橡皮树和在沙土中的仙人掌;在墙壁上爬的爬山虎。

2、植物的叶序

植物的叶子的生长形式叫做叶序,植物的叶序共有四种方式:对生、互生、轮生和簇生。 3、花的形状

花的形状又叫做花序,花序的种类很多: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圆锥花序、伞形花序和聚伞花序。

4、你观察到的这些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我们观察到的这些植物中它们都有根、茎、叶、花和果实,它们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都能够长大,都要呼吸都能够繁殖、能对刺激有一定的反应。

5、你认识这些植物的名字吗?试着给它们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