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新课:第一章 第三节第四节夏、商、西周的文化人教版知识精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5:40: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高三历史新课:第一章 第三节第四节夏、商、西周的文化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三新课:第一章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第四节 夏、商、西周的文化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情况 2. 难点:夏、商、西周的文化情况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在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有了巨大进步。人类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大为增加,表现为经济门类增加,生产技术提高,社会生活进步。 (一)农业、畜牧业

1. 夏、商、西周农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的原因:第一,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这既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也说明农业生产对王朝统治的重要性。第二,农业生产主要采取集体耕作方式,这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量的增加。

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第一,农作物品种增多。到西周时期,农作物品种已有“五谷”之说。在甲骨文和《诗经》中有所记载。第二,耕作技术的提高。工具主要使用情况和肥料使用情况。商和西周时期,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总而言之,农业是三代的主要经济部门,是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2. 商朝的畜牧业。商朝的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饲养的家畜很多。有些牲畜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二)青铜制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1. 青铜制造业

青铜铸造是商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夏朝青铜器目前发现尚少,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商朝青铜铸造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铸造业进一步发展,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

三代之所以称“青铜时代”的主要依据,表现为:第一,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第二,生产数量大,品种多,价值高。商代青铜器仅殷墟一地出土的就已达数千件。西周时期的数量比商代更多。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以礼器为主,礼器中包括酒器、蒸煮器、盛食器、洗濯器等等。除礼器以外,还有大量兵器、生产工具等。西周青铜器在以上品种基础上,有大量的手工工具、生活用具、车马器等。这些青铜器,器形多样,造型美观,纹饰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夏代和商代中期的青铜器铭文稀少,从商代晚期,铭文字数渐多,西周青铜器上常有宏篇巨制的铭文。这些铭文不仅是研究三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也具有相当的书法艺术价值。总之,青铜器成为上古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 2. 玉器加工、纺织业、陶瓷业及漆的使用

商周玉器加工和纺织业有很大发展。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数量多,仅安阳妇好墓就出土玉器七百多件。

用心 爱心 专心

商周的陶瓷业也有发展。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我国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址,就出土过红漆碗。商周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车身、车篷都用漆来装饰。

(三)商业交通和城市

1. 夏朝交通运输有一定规模,交通工具种类很多,古书上说“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等等。商朝重视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西周交通比商朝发达,从都城镐京到全国有几条宽广的大道,路面平坦。商周时,道路沿途设有旅舍,并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交通的发展促进和反映了商业的发展,也促进和反映了奴隶制王权的加强,增进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2. 夏、商、西周的都城,主要表明它是全国的政治、交通中心,也是早期国家机器发展、王权加强的表现。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3. 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特点

(1)农业是夏、商、西周的主要经济部门。

(2)以青铜制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3)重视交通和城市的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统一,使夏、商、西周成为古代世界上经济繁荣的奴隶制大国。

(4)三代经济发展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这种没有中断的发展是世界其他文明古国所不能比的。

第四节 夏、商、西周的文化

夏、商、西周三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进步。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定了基础。 (一)甲骨文和金文

1. 甲骨文的发现。我国的汉字至今还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它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到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一种古文字,清朝末年在河南殷墟发现。从19世纪末至今,殷墟已出土甲骨十五万片以上。这些甲骨文是商朝占卜的记录。商朝人迷信鬼神,不论祭祀、战争还是渔猎、农事等,都要向鬼神问卜,所得结果刻写在甲骨上,成为甲骨文。 2. 甲骨文与甲骨文的史料价值。甲骨文已经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与今天汉字基本相同。它的大量出现,说明商朝时我国中原地区已有相当高的文明。众多的甲骨文,为研究商代历史和古文字留下丰富资料。正是由于文字的产生,历代的文明才能通过文字的载体而世代流传。中国的历史从未中断过,悠久文明连绵不断,都和文字有着密切关系。

3. 金文与金文的史料价值。金文在时间上几乎与甲骨文同时,却在文字结构上因为刻写材料不同与甲骨文又有较大区别。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为“钟鼎文”“铭文”。商朝的青铜器上文字很少,西周青铜器有长篇铭文出现,记录周代贵族分封、祭祀、战争等重大政治活动。

(二)科学与技术

1. 天文:夏、商、周时期,人们对天文、星象有一定认识。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千

用心 爱心 专心

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等十干和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相配,共60组,用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干支后来用于纪年,一直沿用至今。商朝甲骨文中有闰年、冬至日等用法。商朝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并设有闰月。商朝还有大月、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至今,我国农历还沿用这种方法。

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保留了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的记录。这些成就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2. 医学

商和西周时期,已有较丰富的医药学知识。甲骨文中所见的疾病有数十种,包括眼、耳、口腔、肠胃等各种分科。商代遗址中还出土了石砭镰等医疗用具。 3. 生物学、地理学 商周时期,生物学和地理学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甲骨文中有许多动植物名称 《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的名称。

我们说三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后来我国科技成就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打下了重要基础,首先在于三代特别是商王朝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古国之一,其次在于一系列科技成就,如青铜铸造、天文历法等,在当时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这些科技成就,为日后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至于教材中干支知识和“商朝历法成就”的一段小字,可适当加以说明。“河北藁城出土的商代石砭镰”及小字“周人重视保护环境”,供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可不作介绍。

三代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是青铜业的发展。三代青铜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三代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三代科技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此,可联系商代代表性青铜器适当进行说明。

(三)史学和哲学

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阶级斗争的推动,促进了这一时期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哲学思想的发展。 1.《尚书》

是我国最古的官方史书,是夏、商、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其中还包括更古时代的史事记录。 2.《周易》

《周易》是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书。书中讲述了许多阴阳矛盾的关系,反映了古人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以后我国哲学发展有很大启发。书中的某些观点,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对形成中华民族精神和个人修养的规范,有积极意义。《周易》也含有若干迷信的内容。

(六)雕塑和青铜铸造艺术

关于雕塑艺术,教材以商代青铜器上出现的平雕、浮雕技术和西周青铜铭文为例,说明了工艺的精湛。关于青铜铸造艺术,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为代表,肯定它是青铜艺术的杰作。商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实与青铜铸造业的发达有关。冶铸青铜,为雕刻提供了锐利的青铜工具;铸造铜器必先造范,有利于造型艺术的发展;做器物模型,须先雕刻,从而为雕刻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殷代青铜冶铸业的发达推动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夏、商、西周文化发展的原因

(1)夏、商、周三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