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 刘凌云 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4 17:16: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形成的腔称为真体腔。主要由以下方式形成: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六)胚层的分化 胚胎时期的细胞开始出现时,相对地说是较简单、均质和具有可塑性。进一步发育,由于遗传性、环境、营养、激素以及细胞群之间相互诱导等因素的影响,而转变为较复杂、异质性和稳定性的细胞。这种变化现象称为分化。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从内、中、外三胚层发育分化而来的。如内胚层分化为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排泄与生殖器官的小部分。中胚层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包括骨骼、血液等)、生殖与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外胚层分化为皮肤上皮(包括上皮各种衍生物如皮肤腺、毛、角、爪等)、神经组织、感觉器官、消化管的两端。

4.什么叫生物发生律?它对了解动物的演化与亲缘关系有何意义?

答: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是德国人赫克尔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总结了当时胚胎学方面的工作提出来的。当时在胚胎发育方面已揭示了一些规律,如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纲脊椎动物的胚胎都是由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在发育初期极为相似,以后才逐渐变得越来越不相同。达尔文用进化论的观点曾作过一些论证,认为胚胎发育的相似性,说明它们彼此有亲缘关系,起源于共同的祖先,个体发育的渐进性是系统发展中渐进性的表现。达尔文还指出于胚胎结构重演其过去祖先的结构,“它重演了它们祖先发育中的一个形象”。赫克尔明确地论述了生物发生律。1866年他在《普通形态学》一书中是这样说的:“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仁堡叁育和圣拉左展(或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的发育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如青蛙的个体发育,由受精卵开始,经过囊胚、原肠胚、三胚层的胚、无腿蝌蚪、有腿蝌蚪,到成体青蛙。这反映了它在系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像单细胞动物、单细胞的球状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鱼类动物,发展到有尾两栖到无尾两栖动物的基本过程。说明了蛙个体发育重演了其祖先的进化过程,也就是个体发育简短重演了它的系统发展,即其种族发展史。 生物发生律对了解各动物类群的亲缘关系及其发展线索极为重要。因而对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能确定时,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生物发生律是一条客观规律,它不仅适用于动物界,而且适用于整个生物界,包括人在内。当然不能把“重演”理解为机械的重复,而且在个体发育中也会有新的变异出现,个体发育又不断的补充系统发展。这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系统发展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短重演系统发展,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展。 第四章 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 1.海绵动物的体型、结构有何特点

根据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答:海绵动物的形态结构表现出很多原始性的特征,也有些特殊结构。(一)体型多数不对称。海绵的体形各种各样,有不规则的块状、球状、树枝状、管状、瓶状等。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水中,极少数(只一科)生活在淡水中。(二)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三)具有水沟系 水沟系是海绵动物所特有的结构,它对适应固着生活很有意义。不同种的海绵其水沟系有很大差别。根据海棉动物的形态结构说它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2

答:海绵的结构与机能的原始性,很多与原生动物相似,其体内又具有与原生动物领鞭毛虫相同的领细胞,因此过去有人认为它是与领鞭毛虫有关的群体原生动物。但是海绵在个体发育中有胚层存在,而且海绵动物的细胞不能像原生动物那样无限制地生存下去,因此肯定海绵是属于多细胞动物。近年来生化研究证明,海绵动物体内具有与其他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但海绵的胚胎发育又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有逆转现象,又有水沟系、发达的领细胞、骨针等特殊结构,这说明海绵动物发展的道路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所以认为它是很早由原始的群体领鞭毛虫发展来的一个侧支,因而称为侧生动物。

3.初步了解海绵动物与人生的关系。

答:海绵动物对人有用的仅仅是海绵的骨骼,如浴海绵,因为海绵质纤维较软,吸收液体的能力强,可供沐浴及医学上吸收药液、血液或脓液等用。其他有些种类纤维中或多或少的含有矽质骨骼,所以较硬,可用以擦机器等。天然产的海绵不够用,有些地方还用人工方法繁殖,办法是把海绵切成小块,系在石架上,然后沉人海底,一般二三年即可成长。有些种类常长在牡蛎的壳上冶把壳封闭起来,造成牡蛎死亡。淡水海绵大量繁殖可以堵塞水道,这些对人都是有害的。有些淡水海绵要求一定的物理化学生活条件,因此可作为水环境的鉴别物。古生物学的研究表明,海绵的特殊沉积物对分析过去环境的变迁有意义。对海绵的研究,近年来发展也较快,不仅是研究海绵动物本身,而更重要的是用它研究生命科学基本问题的材料,如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问题,因此海绵动物对科学研究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4. 初步了解扁盘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

答:扁盘动物体为扁平薄片状。体形经常改变,边缘不规则,缺乏前后极性及对称性。无体腔及消化腔,无神经协调系统。整个虫体由几千个细胞构成,排列成双层,虫体有恒定的背腹方向。背面(上表面)由一薄层扁平细胞构成,其中很多细胞生有一根鞭毛。腹面(下表面)的细胞层较厚,包括二种类型的细胞:具鞭毛的柱状细胞和分散于其中的无鞭毛的腺细胞。在背腹两层细胞之间为来源于腹细胞层的星状纤维细胞也有人称之为星状变形虫样细胞的间质层,这些星状纤维细胞埋在胶状基质中。腹面的细胞层能暂时凹进去,可能与取食有关。扁盘动物以微小的原生生物为食,腹细胞层的腺细胞能分泌一些酶消化食物。然后又被同样的腺细胞所吸收,因此它是部分地进行体外消化。其运动一方面借体表鞭毛的摆动进行,腹面的鞭毛摆动使虫体进行滑动;另方面形状改变像变形虫样的运动是由于中胶里的星状纤维细胞协调地进行收缩和松弛所致。通常经分裂和出芽进行无性生殖,虽然也能进行有性生殖,但对有性过程及其胚胎发育了解的很少。该虫的鞭毛上皮细胞有吞噬作用。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

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上占重要位置?

答: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辐射对称多孔动物的体型多数是不对称的。从腔肠动物开始,体型有了固定的对称形式。(二)两胚层、原始消化腔多孔动物虽然具有二胚层,但从发生来看,它与其他后生动物不同,因此一般只称为二层细胞。腔肠动物才是具有真正二胚层(内、外胚层)的动物。在二胚层之间有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的中胶层。由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体内的腔,即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它与海绵的中央腔不同,具有消化的功能,可以

行细胞外及细胞内消化。因此,可以说从这类动物开始有了消化腔。(三)组织分化海绵动物主要是有细胞分化。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分化,而且开始分化出简单的组织。动物的组织一般分为上皮、结缔、肌肉、神经四类,而在腔肠动物上皮组织却占优势,由它形成体内、外表面,并分化为感觉细胞、消化细胞等。(四)肌肉的结构上皮肌肉细胞既属于上皮,也属于肌肉的范围。这表明上皮与肌肉没有分开,是一种原始的现象。一般在上皮肌肉细胞的基部延伸出一个或几个细长的突起,其中有肌原纤维,也有的上皮成分不发达,成为肌细胞,有的是上皮成分发达,细胞呈扁平状,肌原纤维呈单向排列,或者是2排肌原纤维呈垂直排列,也有的上皮成分发达呈圆柱状,周围有一系列的平滑肌环。肌纤维也分为横纹肌、斜纹肌和平滑肌。每个肌原纤维都是由一束细丝组成,这些丝又分粗、细2种,与高等动物粗(肌球蛋白)、细(肌动蛋白)丝相似,其收缩机理也和高等动物的相似。 (五)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是动物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一般认为它基本上是由二极和多极的神经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具有形态上相似的突起,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疏松的网,因此称神经网。由于所有其他后生动物都是经过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所以这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2.掌握水螅的基本结构如内外胚层细胞的分化等,通过它了解腔肠动物的体壁结构、组织分化等基本特征。

答:水螅体为圆柱状,能伸缩,遇到刺激时可将身体缩成一团。一端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附着端称为基盘。另一端有口,口长在圆锥形的突起——垂唇上,平常口关闭呈星形,当摄食时口张开,在口之周围,有细长的触手,一般6—10条,呈辐射排列,主要为捕食器官。也可借助于触手和身体弯曲作尺蠖样运动或翻筋斗运动。水螅的身体内部为一空腔,由口与外界相通,也与触手相通,此为消化循环腔。其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在2层细胞之间为中胶层。体表的一层为外胚层,这层细胞主要有保护和感觉的功能。里面的一层为内胚层,主要有营养功能。外胚层包括皮肌细胞(称上皮肌细胞或外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刺细胞和间细胞。在外胚层中皮肌细胞数目最多,皮肌细胞基部的肌原纤维沿着身体之长轴排列,如一层纵行的肌纤维,它收缩时可使水螅身体或触手变短。感觉细胞分散在皮肌细胞之间,特别在口周围、触手和基盘上较多,其体积很小,细胞质浓,端部有感觉毛,基部与神经纤维连接。神经细胞位于外胚层细胞的基部,接近于中胶层的部分,神经细胞的突起彼此连接起来形成网状,传导刺激向四周扩散,所以当其身体的一部分受较强的刺激时,全身都发生收缩反应,以避开有害刺激。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它遍布于体表,触手上特别多。每个刺细胞有一核位于细胞之一侧,并有囊状的刺丝囊,囊内贮有毒液及一盘旋的丝状管。水螅有四种刺丝囊:穿刺刺丝囊,可把毒素射人捕获物或其他小动物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卷缠刺丝囊,不注射毒液,而只缠绕被捕物。还有2种粘性刺丝囊,对捕食和运动有作用。间细胞,主要在外胚层细胞之间,可以分化成刺细胞和生殖细胞等。内胚层包括内皮肌细胞、腺细胞和少数感觉细胞与间细胞。在内胚层细胞的基部也有分散的神经细胞,但未连接成网。内皮肌细胞或称营养肌肉细胞,是一种具营养机能兼收缩机能的细胞,在细胞之顶端通常有2条鞭毛(1—5条),由于鞭毛的摆动能激动水流,同时也可伸出伪足吞食食物,细胞内常常有不少食物泡,其基部的肌原纤维,沿着体轴或触手之中心呈环形排列,收缩时可以使身体或触手变细。在口周围,皮肌细胞的肌原纤维还有括约肌的作用。腺细胞在内皮肌细胞之间,分散于内胚层各部分。腺细胞所处的部位不同,其功能也不一样,如在垂唇部分的可分泌粘液,在滑润作用,使食物容易被吞进去;在消化循环腔内的,则能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

3.腔肠动物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何价值?

答:腔肠动物分为3个纲: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一、水螅纲本纲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生活史中大部分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即有世代交替现象。本纲动物的主要特征:1.一般是小形的水螅型或水母型动物。2.水螅型结构较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3.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4.生活史大部分有水螅型与水母型,即有世代交替现象(如薮枝虫),少数种类水螅型发达,无水母型(如水螅)或水母型不发达(如筒螅),也有水母型发达,水螅型不发达或不存在,如钩手水母、桃花水母;还有的群体发展为多态现象,如僧帽水母。二、钵水母纲 本纲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水中,大多为大型的水母类,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非常退化,常常以幼虫的形式出现,而且水母型的构造比水螅水母复杂。本纲的主要特征:1.钵水母一般为大形水母,而水螅水母为小形的。 2.钵水母无缘膜,而水螅水母有缘膜。钵水母的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水螅水母为平衡囊。3,钵水母的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而水螅水母则无。4,钵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水螅水母的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钵水母类在腔肠动物中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类动物,比如海蜇即属此类。 海蜇的营养价值较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HJ、维生素B2等。经加工处理后的蜇皮,是海蜇的伞部,蜇头或蜇爪为海蜇的口柄部分。我国食用海蜇的历史悠久,在我国沿海海蜇的产量非常丰富,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最多。仿生学也在研究水母,制作预测风暴的报警仪器。又如海蜇的运动是由脉冲式的喷射而推进的,而喷气式飞机是连续不断的气流喷射而推进的。有的科学家曾设想把海蜇的推进方式用于喷气式飞机的设计,这样既能节省能量,又能最好的利用所产生的动力。三、珊瑚纲这纲动物与前二纲不同,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且水螅体的构造较水螅纲的螅体复杂。其主要特征:1.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构造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2.珊瑚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自内胚层,水螅纲螅型体的生殖腺来自外胚层。石珊瑚可用来盖房子,如海南沿海一带用珊瑚建造的房子坚固耐用、便宜美观。还可用石珊瑚烧石灰制水泥、铺路等。养殖石花菜,或作观赏用、制作装饰晶等。古珊瑚礁和现代珊可形成储油层,对找寻石油也有重要意义。 4.初步了解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答:腔肠动物是真正多细胞动物的开始。从其个体发育看,一般海产的腔肠动物,都经过浮浪幼虫的阶段,由此可推想:最原始的腔肠动物是能够自由游泳的、具纤毛的动物,其形状像浮浪幼虫,即梅契尼柯夫所假设的群体鞭毛虫,细胞移入后形成为原始二胚层的动物,发展成腔肠动物,在现存的腔肠动物中,水螅纲无疑是最低等的一类,因为其水螅型与水母型的构造都比较简单,生殖腺来自外胚层。钵水母纲水螅型退化,水母型发达,结构较复杂。珊瑚纲无水母型,只有结构复杂的水螅型。后2纲的生殖腺又都来自内胚层,因此可以认为,钵水母纲和珊瑚纲可能起源于水螅纲,沿着不同的途径发展而来的。综上所述,腔肠动物门的内容可简要概括如下:腔肠动物一般为辐射对称(也有两侧辐射对称的),具两胚层,有原始的消化腔(消化循环腔),有口无肛门,行细胞外及细胞内消化。有组织分化,具原始的肌肉结构(皮肌细胞)和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有刺细胞。有骨骼时,为钙质或角质。体型一般为水螅型和水母型,水螅型适于固着生活,体呈圆筒形,水母型适于漂浮生活,体一般呈盘形,二者的结构基本相同,如把水螅型倒置,其基部与水母的外伞相当,沿中轴压乎即成盘形。二者之不同点:水母型适应漂浮生活,中胶层加厚,这可以减轻身体的比重。也有些为多态的群体。在生活史中,有些具发达的水螅型与水母型,有世代交替现象;有些水母型发达,水螅型不发达或不存在;有些水螅型发达,水母型不发达或不存在。海产种类个体发育中经浮浪幼虫期。过去一般认为有些种类有经济价值,随着科学的发展,发现腔肠动物还有多方面的用途,值得探索。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根据什么说它比腔肠动物高等(要理解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 答: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这类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和中胚层,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复杂、完善和发展,对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此相关的在扁形动物阶段出现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和梯式的神经系统等。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两侧对称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从动物演化上看,这种体型主要是由于动物从水中漂浮生活进入到水底爬行生活的结果。已发展的这种体型对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凡是两侧对称的动物,其体可明显的分出前后、左右、背腹。体背面发展了保护的功能,腹面发展了运动的功能,向前的一端总是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越来越向体前端集中,逐渐出现丁头部,使得动物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为准确、迅速而有效,使其适应的范围更广泛。两侧对称不仅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到陆地上爬行。因此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二)中胚层的形成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外胚层和内层胚之间出现了中胚层。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比如由中胚层形成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运动机能,再加上两侧对称的体型,使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更多的食物。同时由于消化管壁上也有了肌肉,使消化管蠕动的能力也加强了。这些无疑促进了新陈代谢机能的加强,由于代谢机能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了,因此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扁形动物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又由于动物运动机能的提高,经常接触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有了显著地进步,已开始集中为梯型的神经系统。此外,由中胚层所形成的实质组织有储存养料和水分的功能,动物可以耐饥饿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抗干旱,因此,中胚层的形成也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三)皮肤肌肉囊由于中胚层的形成而产生了复杂的肌肉构造,如环肌、纵肌、斜肌。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它所形成的肌肉系统除有保护功能外,还强化了运动机能,加上两侧对称,使动物能够更快和更有效地去摄取食物,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四)消化系统与一般腔肠动物相似,通到体外的开孔既是口又是肛门,除了肠以外没有广大的体腔。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营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如吸虫纲)或完全消失(绦虫纲)。(五)排泄系统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原肾管的排泄系统。它存在于这门动物(除无肠目外)所类群。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通常由具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六)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比腔肠动物有显著的进步。表现在神经细胞逐渐向前集中,形成“脑”及从“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七)生殖系统 大多数雌雄同体,由于中胚层的出现,形成了产生雌雄生殖细胞的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如输卵管、输精管等,以及一系列附属腺,如前列腺、卵黄腺等。这样使生殖细胞能通到体外,进行交配和体内受精。

2.扁形动物门分成哪几纲?各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注意适应于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的特点)?

答:扁形动物门分为3个纲: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一、涡虫纲的主要特征: 涡虫纲是扁形动物中主要营自由生活的一类。除极少数种类过渡到寄生生活外,绝大多数种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