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育才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模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6:54: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目标定向、自学交流、反思总结、巩固检测

四步课堂教学模式

一、理念

面对真实自我,人人收获成功。 二、理论支撑 1、《论语》与《学记》

《论语》中的“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寓教于乐”思想、“因材施教”的原则。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

2、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北海卡罗莱那大学的约翰、卡罗尔提出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美国的布卢坶加以发展和完善,提出了以“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为主要思想的学校教学理论。

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其基本观念就是: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许多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并不是由于他们智力发展不好而是学生没有付出所需的学习时间,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恰当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不对头。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教师就会使每一个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基于上述教育理念,布卢姆提出了自己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教学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即要有正确的教学和学习策略;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目标进行分类,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是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一种社会思潮,其主要代表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都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而自我实现是人生最高的、最极的目标。基本观点如下:

(1)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发展。人本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主体,人有理想、有意志、有个性,人能够改造环境,决定自己的命运。同样,在教育中学生也不是被动的。所以,教育要培养学生个人的独特性和个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选择能力。

(2)人本主义重视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发展自身能力和倾向。人通过创造性劳动能够使自己达到完善的境界,达到自我实现。所以,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格,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

(3)认为人是认知与情意相统一的整体。学生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存在。学生的学习是以内部动机为基础的,所以人本主义主张教学要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除了要发展学生智力以外,还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自尊心、兴趣、需要等非智力的方面,以达

到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马斯洛把教育划分为外在教育和内在教育。马斯洛认为,外在教育仅仅注重向学生传播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所以,只有内在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帮助是、学生达到自我实现。 4、教学与发展理论 赞科夫提出,教学要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赞科夫在教学实验中对差生采用了区别对待的方法,主要有:

(1)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

(2)克服自卑心理,逐步培养和树立差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提问时,要考虑差生的水平,用较容易的问题问差生,使他们体验到准确回答的成功感。

(3)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差生观察事物,激发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

(4)辅导差生重在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指导学习方法,补课与练习不在多,而在于准,抓住差生问题的要害进行指导。

(5)引导差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其他同学的交往,克服其个人中心主义心态。

5、最近发展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再发展,从认识论的高度提示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 不是通过老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基本属性 三、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每堂课教师教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课堂练习占15分钟,保证有20分钟供学生自学、交流、总结。

2.模式执行灵活性策略.灵活运用“四步”教学模式,不同年级、学科、内容、基础,适当的调整,少讲为宜,但必须促使学生自学、交流、总结、自测。

3.学生自学管理策略(包括预习、总结、反思等).教师应就具体的学科,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为学生谋划自学的策略,使学生先自控,然后自觉形成习惯,促进教学成功。 4.合作精神与合作交流能力策略.合作交流是学习的力量源泉;精诚合作,金石为开;三人同心,其利断金.生生交流:优教差,差生弄懂了学习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师生交流:教师摸清了学生的薄弱环节,收集了学生的错误,践行了因材施教,促进教学的针对性,提升了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明白了困惑,通晓了学习的方法.。

5.教师的示范性策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精心备课,通过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得以实施。

6.课堂管理策略.三分教,七分管。教师要从听、思、说、写及纪律等方面对学生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四、教学模式(程序)

1、目标定向(约3分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而,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故事、典故等创设情境,通过情境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问题是知识的心脏。学生若想获取知识,首先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习兴趣,进而转向提出问题,这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清单”(写在小黑板或投在投影仪上)将三维学习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当然这里出示的侧重知识能力目标,其它两个目标,老师自己把握,通过教学过程来教给学生方法,通过教学过程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得到培养。教师用约2分钟时间向学生明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问题清单”要紧扣课标和教材,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拔高,也不降低要求,简明扼要,具体明确,学生一看一目了然,利于记住。 简记如下:

【操作】 课前制作好课件或投影胶片,课上通过投影或小黑板让学生看。 【目的】

①使学生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②由于学习目的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提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投影或小黑板,明确学习目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准确提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 【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准确地制定学习目的。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③根据学科课堂特点,可分时段给出。

2、自学交流(约20分钟)

首先进行自学前的指导。指导学生自学一般是用到投影,把它出示出来,让学生看清楚,课堂上都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里面包括这样几个内容。

一是自学的内容要明确。要讲清楚,看哪儿,从哪儿开始到哪里结束,在自学指导当中要明确;

二是自学的方法要明确,是边看书边思考问题,还是边看书便动手操作,还是边看书边做实验,方法要讲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