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梳理试题全集(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02: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时间 发车09:15 09:53 10:35 时间 里程0 /km 84 300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30 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最后结果小数点后保留1位)

答案(1)120 km/h (2)86.7 km

解析(1)分析表格可知,列车由上海至南京所用时间为t=2h30min=2.5h

所通过的路程s=300km 则列车的平均速度

v=

=120km/h。

(2)列车从苏州到常州所用的时间

t'=40min= h v'=130km/h

由v=得苏州到常州的里程

s'=v't'=130km/h× h≈86.7km。

第2课时 声现象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18·山东聊城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

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D ( )

2.(2018·广东广州中考)吉他上的弦绷得越紧,它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当弦绷得更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更大 B.振幅更小 C.振动频率更低

D.每秒内振动次数更多 答案D

3.(2018·山东德州中考)右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答案B 4.(2018·山东济宁中考)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 ) A.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 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 C.城区路口安装分贝仪 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答案D 模拟预测

1.(多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不一定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答案AD 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的大小 答案A 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即频率决定的。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这是为了研究音调。

3.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 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

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 答案C 解析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发出的声音在向前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进入人的耳朵,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回声,故选项C正确。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答案B 解析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错误;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B正确;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错误。

5.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声音( ) 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答案C 解析声音的三要素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是由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决定的;音色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音量不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不变,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发出声音的振动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所以C选项正确。

6.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答案A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选项A中,通过植树造林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所以可以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选项B中,将窗户打开后,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会更大;选项C中,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显示声音响度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选项D中,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将影响听课。所以选项A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不能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选项A错误;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选项B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C错误;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 8.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解析“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选项A错误;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选项B错误;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选项C错误;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选项D正确。

9.(多选)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ABD 解析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A正确,C错误。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振幅不变,B正确。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D正确。故选ABD。

10.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答案变小 介质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音乐声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这说明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11.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指的是 ;“高”指的是 。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 的大小。 答案音调 响度 响度

解析男低音的“低”指的是音调;放声高歌中的“高”指响度;“震耳欲聋”指声音很大即响度很大。

12.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如图所示。拨动a、

b、c、d四根橡皮筋, 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橡皮筋发声的 不同。 答案a 响度

解析四根橡皮筋的长度相同,a橡皮筋最细,越细的橡皮筋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a橡皮筋的音调最高;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动的振幅就会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大。

13.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音色 响度

解析能够分辨出熟人的声音是根据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14.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处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减弱噪声。

答案声源 传播途中

解析“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用空心砖砌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15.中国的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穿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

“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答案声源 响度

解析特种兵所穿的消音靴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从声音的三个特征来分析,这主要是减小声音的响度,即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