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0 1:48: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做框架》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并利用三角形框架加固框架结构。
2、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3、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2重点难点
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3教学过程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 (一)认识框架结构
1、出示一组建筑物图片,学生观察描述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我们欣赏一下:(课件:高架铁塔、电视塔、桥梁)
师:能描述下你看到的这些建筑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描述框架结构的特点: 生:它是用一根一根钢材组成的。 教师:还有哪些不同的发现?说说看?你来
由钢材搭建起来的这些高大的建筑像我们人体的什么?(
师讲述:有很多的物体我们都把他设计成这样的立体的,镂空式的结构就像我们人体的骨架一样,这样的结构我们把他叫做框架结构。 归纳得出框架结构的概念:(课件出示) A、学生分小组讨论 B、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说到:同样的建筑,框架结构比实心结构所用的材料少,节省材料。 框架式结构不仅节省材料,在很高的建筑物中还可以减少风对它的影响 框架结构的物体轻,所以不容易倒塌。
框架结构的建筑是空心的,风容易穿过抗风能力强,所以很稳定。
教学意图:利用课件出示几组类似结构的建筑和大型机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出框架结构的概念,初步了解框架结构。 活动2【讲授】分析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
1、质疑追问:框架结构用的材料少,他结实稳定吗?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猜测(不一定)
师:我们能用一个科学的方法证明他稳定牢固吗?假如你就是设计师怎样向他人解释框架结构的牢固性? 3、学生研讨研究方案 生:做一个框架、 生:做一个实验比较一下
师:好,现在我们就用筷子和橡皮筋来做简单的框架怎样? 4、制作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
教师活动:出示做好的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介绍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是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
师:拿出手中的材料,看看怎么用橡皮筋和筷子来捆扎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四边形框架? 学生活动: A、讨论制作方法 B、请学生上台来演示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设计生生,师生互动环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C、动手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三角形的的稳定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师:大家分工合作,看哪组捆得又好又快,开始。(教师观察指导) 5、学生交流感受
师:在实验中,你有什么感受?
6、学生汇报:三角形稳定不容易变形,扎起来比较容易;正方形不稳定很容易变形,不好扎。 师:把这两个框架放在桌面上拉扯感受一下,有什么体会?(板书:三角形稳定 不易变形 四边形框架不稳定 易变形)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制作后,研究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之处,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的过程,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你们有什么方法让正方形框架变得稳定一些? 1、学生讨论:(加斜杠) 师:可以怎样加,加在哪里? 指名演示 各小组加斜杆。
4、学生再次观察加固后的四边形在结构上的特点。 师:你发现加固后的四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吗? 5、学生汇报。
6、学生体会增加斜杠后的框架,说感受。 师: 增加的斜杆起了什么作用? 生:支撑的作用。
师:怎样的支撑作用呢?看课件体会斜杆的作用,引导学生得出斜杆起到“拉”“推”的作用,能使框架不变形。
设计意图:利用动手的实验方法加固框架结构,体会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知道在生活中人们一般可利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来加固框架结构,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四)、做一个正方体框架。
师:我们了做简单的平面的框架,生活中的框架大多都是复杂的立体的,我们有信心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吗? 生:可以
1、师出示做好的正方体框架,指导制作方法:
师:为了让大家能迅速地完成任务,谁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课件展示制作方法) 生:做2个正方形,再用4根棒把2个正方形连起来。 2、检测框架的稳定性
老师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大呢?承重能力大小怎样能知道?(用书检测)加书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放中间,轻轻放下去)那这个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的呢?我们来测试测试。 看来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不怎么样?你们有办法做个更加牢固的正方体框架吗? 3、小组讨论可以用加斜杠的方法增加稳定性 师:如果框架要承受向下的力,哪几个面可以不加斜杆? 4、讨论商量制作方法
师:看看我们刚才做的框架怎么利用。
生:做了的正方形框架可以直接利用,三角形框架只有拆去一个 角再加上一根就是一个正方形了。
设计意图:前面做的材料得到了利用,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前面打基础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节省课前材料的准备,又可以节省
一定的时间让每个小组都能去完成正方体框架的制作。 师:那就拿出材料,开始动手做吧。 5、学生制作正方体框架。
6、教师巡视指导:分工、木棒位置、皮筋捆扎方法?? 7、对制作好的小组,让其进一步修正 8、对比检测框架的稳定性
师:现在大家的框架已经做好了,我们选2个小组的框架检测一 下到底是否牢固,哪一个更加牢固,怎么比法? 生:两人一起一本一本放 师:你们猜能承受几本科学书? 生:5本,6本,10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