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宁夏育才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19:55: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宁夏育才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2018. 7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8 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8 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域内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初学记九引七经义纲》中孔子说(天子之德感天地,洞八方,以化合神者称皇;德合天者称帝;德合仁义者称王”。这表明孔子主张 A.统治境界分为三个层次 B.鉴古讽今,怀念上古之风 C.统治者要仁义,实施德政 D.针砭时弊,提供王者之道 2. 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确立有一个“试错”的过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游说诸侯,以求自售;秦始皇重用韩非法家之说;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大一统”局面形成。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中国从分裂走向了统一 B.社会大变革由思想主导 C.诸子百家逐渐走向消亡 D.儒家学说顺应时代潮流

3. 中国古代类书的分类滥觞于《周易》,自汉代董仲舒以后,奠定了历代类书以天、地、人事、名物为序的分类体系。在具体类目的安排、取舍上援引葛兆会所言“对各种行为的褒贬与评骘,表达了社会集体意识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权力, 社会秩序优先于个人自由, 社会价值高于个人成就;而具体的排列次第暗示了基本道德构成和伦理等秩的先后”。这主要反映了

A儒家理念成为日常行为规范 B.古代类书起源早、发展快 C.古代“信而好古”的治学传统 D.主流思想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巨大 4.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 C.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 D.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

5. 欧阳修在《新唐书》中评价韩愈,“昔孟轲拒杨、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余岁,拨衰反正,功与齐而力倍之,所以过况、雄为不少矣”。材料中欧阳修赞誉的是韩愈

A在文学方面的惊人造诣 B.对改造南朝以来绮靡文风的贡献 C.在儒学复兴运动中的作用 D.对唐代政治上黑暗和腐败的抨击

6.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书体时说(它知道稍纵即敛,那样的克制与放纵——克制是放纵的克制,放纵是克制的放纵。亦有飒爽之姿,亦有缠绵之态,点染之余,只觉得生活是这样小桥流水、绿雪诗意。”该学者所述的书体是 A篆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7. 下面是宋元时期不同数学专著的记述。由此可推知 记 述 出处 “昆企榜礴,道本虚一,圣有大衍,微寓于《易》(认为数学秦九韶《数书九章》 “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物,类万物。” “凡习四元者,以明理为务;必达乘除升降进退之理,乃尽朱世杰《四元玉鉴卷性穷神之学也。”“理”指数学之理,在他看来这与理学家所讲首》 的“理”是同质的,探究数学之“理”就可以“尽性”。 杨辉对理学家所推崇的河图洛书进行了数字化的处理,并进一步引申出对纵横图的数学研究,从数学角度看,“洛书”是《杨辉算法续古摘一个三阶纵横图,杨辉在此基础上,勾列出四阶纵横图,并奇算法》 阐述了勾画的方法。 A宋元数学研究注重实际应用 B.宋元数学成就领先世界 C.理学思维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D.理学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8. 明清“民本”思想,以传统的“民本”为旗帜,着力探讨重民、养民、富民、教民等基本内容,还倡导公天下论、平等论、限君论、“以民治民”论+以民养民”论;崇私论、义利并重论、保富论;从重教化到重知识等。这说明明清“民本”思想 A体现近代民权主义的本质 B.成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 C.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D.继承并传播传统民本思想

9. 美国学者徐中约认为:理解任何历史时期的关键,在于找出决定该时期形态的主要动力。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名言,为1861!1895年间士大夫的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这种动力的 质是 A探寻政治变革 B.探寻求存之道 C.提倡民主科学 D.学习西方技术

10.1899年,梁启超撰文说:“此殷忧愤激者之言,此事虽屡行于欧美,而不切于我中国今日之事势也。……今中国尚孩提也,孩提而强使自主,时曰助长,非徒无益,将又害之。”据此可看出梁启超

A固守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道路 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支持者 C.舍弃了向西方学习的救国方案 D.找到了中国自强独立的新出路

11.孙中山认为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不是“阶级战争”,而是用“改良的办法”实现“经济进化”……以政府行为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改善工人的教育卫生条件和工作环境,实现全国人民都可以安乐,都不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国家便会得到安定和发展。据此得出孙中山主张 A反对垄断,节制资本 B.要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C.解决民生,平均地权 D.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

12. 陈独秀认为,孔子学说的特色主要是礼教和不言神怪,以现代民主和科学的尺度衡量,礼教是反民主的,而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这反映出陈独秀 A重视调和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B.反思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 C.批判传统儒学糟粕认同其思想精粹 D.主张必须彻底地更新中国传统文化 13. 1957年,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指出:也关系到城市和工矿区人口的吃饭问题。……要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商品率。”这一会议精神

A吸取了“大跃进”的深刻教训 B.改变了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C.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14. “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国防安全的基石,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振奋了中华

民族的拼搏精神,其成功研制,离不开朱光亚、邓稼先、钱学森等人做出的突出贡献。由此可知,“两弹一星”

A受益于中西科技的融合创新 B.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局面 C.显示出自力更生号召的威力 D.突破了“一边倒”的外交方略

15. 千百万响应毛泽东“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号召,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修地球的知识青年,山苍苍,野茫茫,几乎是看不到人生出路,现在于无声处听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雷响”,起先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确认后即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这声“雷响” 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树立起“科教兴国”旗帜 C.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复兴 D.解决了知识青年就业问题

16. 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智者从个人与利益出发,实现主观主义 C.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

17.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指出,道德即是知识,知识包含一切的善。在实践中苏格拉底把美德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使道德开始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苏格拉底的这些主张及实践

A是对公平正义的伸张 B.反映其唯物论哲学家的本质 C.是人本主义的继续发展 D.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

18. 文艺复兴的建筑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对建筑的比例有强烈的追求,例如必须是3或2的倍数、使用对称的形状,集中式恢复“自然”。据此判断,当时的建筑设计 A旨在恢复古典的建筑风格 B.基于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 C.基于对中世纪神权的肯定 D.因过于讲究对称而缺乏内涵

19. 十六世纪初,教皇声称自己是上帝在地球上的代言人,从王子到贫民都是教皇的臣民。同时,德、法、英等国君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认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这表明,宗教改革 A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萌生 C.增强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D.消除了君民之间的矛盾

20.发生在日耳曼文化圈中的宗教改革则是一场下里巴人的群众运动,他们对罗马天主教会虚伪的道德体系和暴虐的专制统治怀着一种强烈而朴素的愤慨。这表明欧洲的宗教改革

A.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B.仅局限于欧洲中下层社会 C.是日耳曼文化圈特有的现象 /是群众性反对专制统治的斗争

21.周有光指出,发生在欧美的这场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运动“不再卑躬屈膝而是直截了当进行夺权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运动中“学者提出了建设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施方案”。这场运动

A.萌发于英国,蓬勃发展于法国 B.从文艺创新扩大到了宗教改革 C理论变为行动,革命变为改良 /反对等级特权,首倡平等博爱

22. 它们是对经典物理理论的突破,对传统的错误或狭隘观念的否定,扩大了人类所认识的自然界的领域,并极大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带来了物理学及其他学科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导致一系列新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材料中的“它们” A.否定了牛顿经典力学价值 B.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