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13: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惠济路片绿化及综合整治工程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1 编制依据

1.1 现行相关规范、规程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489-2008)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 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 业主提供的桩基施工图

2 工程概况

2.1 管桩施工概况

本工程±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22.200m。管桩大部分桩顶标高为-11.050,局部标高有调整为:-8.450/-11.250/-11.650/-12.500/-12.700,具体详见桩基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型式为静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管桩采用PHC 500 AB 125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桩尖采用十字型闭口桩尖。管桩施工从现有自然地面开始,根据设计图纸,管桩桩端持力层为(3—4)细砂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2.0m,工程桩有效桩长为23~26m。

根据设计图纸,本工程管桩共1330根,其中854根为抗压桩,476根为抗压兼抗拔桩。桩端接桩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所有桩填芯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小知识:

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HC,薄壁管桩代号为PTC。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薄壁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又按混凝土的有效预应力值或者抗弯性能分为A、AB、B和C型,它们的有效预压应力分别为4.0MPa、6.0MPa、8.0MPa和10.0MPa。500代表的是管桩的外径,125代表的是壁厚,15代表的是管桩长度。管桩PHC-AB500(125)-15 也就是外径500mm、壁厚125mm,长度为15米的AB型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PS:通常PHC-AB500的管桩都是壁厚100的,单节长度通常在7~15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桩尖型式宜根据地层性质选择闭口型或敞口型;闭口型分为平底

- 1 -

惠济路片绿化及综合整治工程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十字型和锥型。管桩PHC-AB500(125)-15a 也就是外径500mm、壁厚125mm,长度为15米的AB型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桩尖采用十字型闭口桩尖。

管桩数据具体详见下表:

2.2 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本工程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主要由四个单元层组成:第(1)单元层为素填土(Qml);第(2)单元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一般黏性土;第(3)单元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砂土;下伏(4)层为白垩—下第三系砂砾岩、砂岩。根据各岩土(砂)层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可将场地地基岩土进一步细划为若干亚层。(见附表)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进行图纸会审明确具体做法,确保图纸与文件有效性。2、编制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本分项工程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重点,进行三级技术、质量、安全交底。3、对管桩进行桩位编号,并且进行桩基施工分区。 3.2 现场准备

1、对现场的测量控制网、各轴线控制桩、标高桩进行复核,按照桩位图,将各桩位置直接放在地面上,确保施工放线的准确无误。2、组织人员对现场的临时水与临时电进行验收,确保能够正常使用。3、对现场场地进行规划,确定材料堆放场地、

- 2 -

惠济路片绿化及综合整治工程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及质量控制

车辆行走路线等。4、对原有建筑老基础范围场地进行检查,确保无障碍。 3.3 劳动力准备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需用计划和进场时间。2、对施工人员进行入场教育和安全培训,核查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3、对现场操作工人逐一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3.4 机械准备

根据本工程管桩工程量及施工时间安排,拟采用3台桩机进行施工。 3.5 材料准备

1、管桩进场后,应对所有管桩的规格、型号、尺寸、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管桩堆放及桩身破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桩禁止使用。

2、提供各种原材料及厂家资料报业主、监理核查备案。

3、根据物资进场计划,提前一星期提出材料计划表,签订供货合同,供货合同包括技术要求。

4 施工部署

4.1 施工区域划分

根据现场场地条件,结合地下室及地上结构形式,拟将本工程施工范围划分为三个区域。区域划分根据如下原则:

1、结构施工缝及后浇带; 2、现场平面布置; 3、施工工程量大小; 4、后期土方及结构施工; 具体施工区域划分详见下图所示: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