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7 7:25: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2018学年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数学检测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 已知集合 A={x | x>1}, B={x | x<2},则 A∩B=( ) A. { x | 1<x<2} B. {x | x>1} C. {x | x>2} D. {x | x≥1} 【答案】A

【解析】由题意,根据集合交集运算定义,解不等式组

,可得

,故选A.

2. 设 a∈R,若(1+3i)(1+ai)∈R( i 是虚数单位),则 a=( ) A. 3 B. -3 C. D. - 【答案】B

【解析】由题意,根据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得

,故正解答案为B. 3. 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 x项的系数是( )

3

,结合条件,得,即

A. 80 B. 48 C. -40 D. -80 【答案】D

【解析】由题意,根据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通项公式得,则所求项的系数为

,故正解答案为D.

,由

,解得

4. 设圆 C1: x2+y2=1 与 C2: (x-2)2+(y+2)2=1,则圆 C1与 C2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含 【答案】A

第页

1

【解析】由题意知,圆为

的圆心为

,又

,半径为,则

,圆的圆心为,半径为,因为两圆心距

,所以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离,故正确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解析几何中圆的标准方程,两圆的位置关系,以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等有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属于中低档题型,也是常考考点.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一是代数法,联立两圆方程,消去其中一未知数,通过对所得方程的根决断,从而可得两圆关系;一是几何法,通计算两圆圆心距与两圆半径和或差进行比较,从而可得两圆位置关系. 5. 若实数 x, y 满足约束条件 A. z≤0

B. 0≤z≤5 C. 3≤z≤5 D. z≥5

,设 z=x+2y ,则( )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先作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图,如图所示,将目标函数转化为

,将其在可行域范围内上下平移,则当平移至顶点故正确答案为D.

时,截距取得最小值

,作出其平行直线

,即

6. 设 a>b>0,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若 ab=ba,则( ) A. ab=e2 B. ab= C. ab>e2 D. ab<e2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对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时,得故选C.

7. 已知 0<a<,随机变量 ξ 的分布列如下: ξ -1 0 1 ,由

,得

,即当

,有

,则,又

,构造函数,且

,则

,则

,由,所以

第页 2

1 4 P 3 4 -a

当 a 增大时,( )

A. E(ξ)增大, D(ξ)增大 B. E(ξ)减小, D(ξ)增大 C. E(ξ)增大, D(ξ)减小 D. E(ξ)减小, D(ξ)减小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的计算公式得,也随之增大,而

的差距也越大,故方差

,则易当变大时,均值

a 也增大,故正确答案为A.

8. 已知 a>0 且 a≠1,则函数 f (x)=(x-a)2lnx( ) A. 有极大值,无极小值 B. 有极小值,无极大值

C. 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 D. 既无极大值,又无极小值 【答案】C 【解析】由题意,方程

,由

,得

,由具有极

,结合函数图象,易知此方程有解,根据函数单调性与极值关系,可知函数

大值,也有极小值,故选C.

9. 记 M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Mmax 和 Mmin. 若平面向量 a, b, c 满足| a |=| b |=a?b=c?(a+2b-2c)=2. 则( ) A. |a-c|max=C. |a-c|min=√【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妨取

,得

,则,半径为

,设的圆周上,则

,由

B. |a+c|max= D. |a+c|min=

,即对应点在以圆心为

,故正确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模、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及运算,以及坐标法、圆的方程的应用等有关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属于中高档题型,也是常考考点.在解决此类问题中,需要根据条件,建立合理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向量关系转化为点位置关系,通对坐标运算,将其结果翻译为向量结论,从而问题可得解.

第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