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5:01: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硕士学位论文与摘要的统一要求
一、一般格式和顺序 1、 封面: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题名力
求简短,控制在25字以内。
●学科: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学科(专业)为准,获得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填
写一级学科名称,其他填写二级学科名称。
●导师:指导教师的署名一律以批准招生的为准,且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如有其他经正式批
准备案的导师,写在副指导教师或联合指导教师一项中(限一名)。
2、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800字左右。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
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3、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同。
4、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5、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
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随即加以说明。
6、引言:内容为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资料综述;研究工作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中的理论意义、应用背景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7、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实验
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等。
8、结论: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
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应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成果。
9、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参
考文献的写法世界上有通用的习惯,我国也有国家标准规定,应该遵循,不可杜撰,且全文应统一,不能混用。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之后。(见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10、致谢及声明:
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限200字)
声明:是作者关于论文内容未侵占他人著作权的声明,放在致谢之后。请依据声明内容,全面
1
审视自己的论文,检查是否严格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他人享有著权的内容是否都加以了明确的标注,慎重签名。
11、附录: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及
说明等。
12、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日、获得学士
学位的学校、时间等;研究成果可以是研究项目、获奖情况及申请的专利等。学术论文应已正式发表。著作及学术论文的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
二、论文的书写要求 1、语言表述
● 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
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
●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 2、 层次和标题
●论文书写层次要清楚。 ●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3、篇眉和页码
●篇眉从摘要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页码从引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之前的部分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
居中书写。 4、有关图、表等
图: ●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份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标识符标
出。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公式: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6磅的行间距。
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 编号。如:图2-5,表3-2, 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
2
分类号 _________________ 密 级 ________________
U D C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代码 10094
博士学位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名和副题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姓名、职称) 申请学位级别: 专 业 名 称: 论文答辩日期:
研 究 方 向: 学位授予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答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 评 阅 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〇〇 年 月 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