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知识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4:34: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植保知识竞赛题

1、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防治地下害虫的一项主要措施是( 药剂拌种 )。

3、病虫害综合防治是将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经济损失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棉铃虫的幼虫其属于(咀嚼式)口器。

5、在害虫发生期的预测中,最常用的方法(期距法)。

6、在预测害虫发生期时,常将划分高峰期的数量标准定为某害虫期发育进度百分率达(50% )。

7、田间喷药防治夜蛾类幼虫的时间应为 (初龄幼虫)。 8、春尺蠖以(蛹)在土中越夏越冬。

9、各地的玉米螟均是以(老熟幼虫)虫态越冬。 10、一年发生2代的昆虫叫(二化性)。 11、(截形叶螨 )是有吐丝结网习性的害虫。 12、具有性二型现象的昆虫有( 春尺蠖 )。 13、在防治成虫时,应在成虫(产卵前期)进行。 14、毒饵粘附剂以选择( 植物油 )为最好。 15、棉蚜与( 蚂蚁 )有互利共生关系。

16、(土耳其斯坦叶螨)是我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种叶螨。 17、红蜘蛛一般在玉米( 叶背面 )活动,取食为害。 18、土耳其斯坦叶螨以( 雌成螨 )越冬。

19、早春当气温升高到( 8℃ )时,越冬螨就开始出蜇活动。 20、( 高温干燥 )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发生有利。 21、杨枝把诱蛾利用蛾类的( 趋化 )性。 22、小麦皮蓟马以( 锉吸式)口器进行为害。

23、新疆小麦蚜虫的种类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双尾蚜、禾谷缢管蚜,它们均以刺吸式口器:并且可传播病毒病 ( 麦二叉蚜 )始于苗期,集中在叶背取食。

24、具有两种以上生殖方式的害虫有( 棉蚜 )。

25、化学防治小麦皮蓟马成虫的关键时期为(小麦孕穗始期未破肚前 )。

25、具蛀食习性的害虫有( 棉铃虫 )。

26、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为害后会造成( 黄褐色斑点 )。

27、咀嚼式口器害虫为害造成的症状为(出现缺刻、孔洞、千疮百孔)。 28、玉米螟为害叶片后会出现( 排孔 )。 29、大田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为( 草蛉 )。

30、小麦皮蓟马危害小麦的症状为( 为害旗叶、护颍、外颍、形成皱缩、枯萎麦芒卷曲.为害花器,造成白穗。为害子粒造成表皮增厚及秕粒)。 31、麦蚜在小麦上的分布为( 麦二叉蚜多在下部叶背聚集危害)。 32、调整作物播期可影响麦蚜发生,一般( 冬麦晚播 )受害轻 。 33、亚洲玉米螟幼虫具有的习性为( 初孵幼虫取食卵壳,4龄前表现为潜食,4龄后表现为钻蛀 )。

34、石硫合剂能有效地防治葡萄的( 白粉 )病。 35、葡萄黑痘病近距离传播主要靠( 雨水 )。

36、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度、湿度和降雨量密切相关,尤其是( 湿度 )更为重要。

37、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组织,以(幼叶)部位发病最早。 38、葡萄黑痘病为害果实上病斑症状特点为( 鸟眼状。 ) 39、葡萄毛毡病是由( 葡萄缺节瘿螨 )引起。

40、葡萄黑痘病远距离传播是通过(带菌苗木和插条调运 )。 41、葡萄霜霉病秋季病害流行的气候条件为( 低温多雨 )。 42、葡萄白粉病病菌由( 气流 )传播,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侵染。 43、防治葡萄毛毡病首要措施是( 加强检疫 )。

44、葡萄( 灰霉 )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生长和贮藏的重要病害。 45、葡萄白粉病的发生的因素有( 种植过密,留枝过多,施N肥过多 ) 46、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葡萄白粉病菌是以休眠菌丝在芽鳞间和( 病蔓 ) 上越冬。

47、葡萄霜霉病潮湿时在叶片( 背面 )病斑上产生白色霜状霉层。 48、越冬后的葡萄霜霉病菌在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从(叶背气孔 )侵入。

49、防治葡萄白粉病的关键时期是( 萌动发芽前 )。

50、葡萄白粉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组织,以( 果实 )受损害最重。

51、葡萄霜霉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或在(土壤)中越冬。 52、番茄条斑病是( 病毒性 )病害。

53、番茄早疫病的被害症状是( 被害部位产生轮纹斑 )。 54、小麦腥黑穗病的主要侵染来源是( 种子和土壤 )。 55、小麦全蚀病菌使小麦的( 根和茎基1—2节 )变成黑色。 56、小麦全蚀病菌随病残体在( 土壤 )越冬。

57、防治小麦散黑穗最有效的途径是( 种子处理 。 ) 58、小麦白粉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 化学防治 )。

59、瓜类白粉病是一种分布广泛,为害较重的病害,多发生在(瓜类生长后期 )。

60、瓜类疫霉病是近十多年来为害瓜类的重要病害。田间(高温高湿)易造成病害严重发生。

61、能造成瓜类种子带菌的病害有( 细菌性果斑病 )。

62.保护农林作物及其产品不受有害生物损害的化学物质,称为(农药 )。 63、选择性除草剂是指(能杀死某些植物,对另一些植物则相对安全无害)。 64、灭生性除草剂(能杀死绝大多数绿色植物 )。 65、固体状态的原药称为(原粉 )。

66、农药制剂的名称一般包含( 有效成分百分含量、农药品种名称和剂型名称 )。

67、可湿性粉剂要求( 99.5%的粉粒能通过200号筛目,粉粒直径在25微米以下)。

68、一般来说,昆虫产生抗药性的直接表现是(防治时药效降低)。 69、在害虫抗药性治理的预防措施中,使用浓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种群( 85% )个体能被杀死即可。

70、治理杀虫剂抗性,应用最普遍的基本策略是(适度治理和多种攻击治理) 71、由于农田生态系中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害生物的数量变化总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各地制定的防治指标施药(只有当有害生物的数量接近于经济受害水平时 ),才采取化学防治手段进行控制。 72、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配在一起施用叫做( 农药的混用 )。 73、农药进入人畜体内有三条途径( 口服毒性、经皮毒性和呼吸毒性 ) 74、人畜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的农药,经历3个月以上的时间,最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