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_教学设计_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4 6:58: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

/难点 2.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一)出示实物天平。

师:认识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称物体的重量、使得左右平衡)

(二)演示:出示三个质量分别20克、30克、50克砝码,(将未标有重量的一边朝向学生)

师:它们的重量我们还不知道,如果要分别放在两个盘上,天平会怎样呢?(演示)学生观察后发现天平平衡(这时,将砝码标有重量的一边朝向学生)

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学生在本子上写,指名回答。)

板书:方程的意义 2新知探究

(一)出示课本例题(见 PPT课件)

说明: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板书: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用等式表达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从中体会等式的含义。

(二)引导分类,概括方程概念。 1、学生自学(见PPT课件) 要求:

(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2)小组同学交流八道算式,最后达成统一认识:

20+30=50 20+X=100 50+X=100 50+2X>100 80<2X 3X=150 100+20> 100+50 100+2X>50×3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这8道算式。)

(3)把这8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A、想一想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B、把自己分类的情况,写在纸上?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相等的分一类,不相等的分一类

(20+30=50 20+X=100 50+X=100 3X=150)(50+2X>100 80<2X 100+20>100+50 100+2X>50×3)

第二种:含有未知数的,不含未知数的

(20+X=100 50+X=100 50+2X>100 80<2X 3X=150 100+2X> 50×3) ( 20+30=50 100+20>100+50)

2、比较辨析,概括概念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能按自己的标准对式子进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 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

A、教师指着黑板说: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方程。(板书:像X+ 100=250、这样 _______ ____的等式方程)

B、你能说说什么叫方程吗?

C、学生发言,概括出:“像20+x=100,3×=18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师(板书)

师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 生:“含有未知数”“等式”

师:那 X+10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们不是等式,

师提问: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生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师:ⅹ=0,ⅹ=a,ⅹ=a2是方程吗?

生:是,因为它们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

3、举例方程、理解概念 你能例举出方程吗?谁能举的与刚才不一样吗?(用字母Y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