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31: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赢得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管理模式应运而生。英国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曾说“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拥有众多的服装企业。进入21世纪,新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环境使这些服装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是,同时应该看到,新的形势要有新的管理方法。由

于服装产品的特点,以及服装行业的激烈竞争,实施和应用供应链管理策略无疑是一个最 大的法宝。

库存问题始终是困扰服装企业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在市场竞争激烈和服装企业库存问 题严重的现状下,服装企业应该怎样结合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建立一种适应现今形势和现 今服装产品特点的库存管理策略,来合理科学地进行库存控制,是现今服装企业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了目前我国服装企业供应链环境下 库存管理的现状,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服装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

目 录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论文的相关概念阐述

民营中小企业、人才吸引与留用 1.4人才在民营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1.5民营中小企业“人才难求,人才难留”的现状 第二章、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现状分析

2.1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2.2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 2.3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2.3.1家长式管理的瓶颈制约 2.3.2吸收就业的能力呈弱化趋势 2.3.3员工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 2.3.4狭隘的用人机制制约

第三章、民营中小企业人才吸引问题研究 3.1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招聘现状

3.2 如何提升民营中小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 第四章、民营中小企业人才保留问题研究 4.1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4.2如何降低中小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率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一、国外动态

供应链理论与方法源于近20年来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供应链理论最初源于采购管理的扩展。20世纪80年代初,克拉克(Clack,1989)论述了日本企业与供应商在产品开发上的紧密合作关系。迈克米兰 (John McMillan,1987)比较了美国和日本企业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同,杰弗瑞和威廉(Jeffrey & Willian, 1990)则全面总结了日本企业和供应商的独特关系。供应链理论诞生的另一主要源泉来自于流通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开始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在这种形势下,流通领域的管理变得十分重要,同时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其中以对美国服装业的打击最大。美国服装业为了应对危机,委托咨询企业卡特·沙门协会公司(Kart Salmon Associates inc.)对纺织和服装行业的供应链进行分析,提出了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战略,其思想核心是在纺织服装业采用代码,在零售业安装POS终端系统,在零售业与制造商之间采用EDI系统传输信息,共享信息,如此大大提高了产品周转速度以及对顾客需求的响应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日本企业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的组织结构具有供应商数目少,与供应商保持长期良好合作关系的特点,并将这种供应链组织结构称为“供应商联盟”。从90年代中期开始,供应链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兹内丁(Zineldin,1998)提出了“竞合”的概念,指出企业应该认识到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及其它供应链成员企业在价值增值中的与合作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玛波特和文卡塔拉曼娜(Mabert & Venkataramanan,1998)提出了供应链的基本框架:即采购、内向物流、制造、外向物流、售后服务。查嘉和库玛(Chandra & Kumar,2001)归纳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供应链是一个合作系统;供应链是成员企业的动态联盟;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谈判与妥协是供应链运行的准则;供应链的一体化通过同步化得以实现。

而现在,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自动化的管理体系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供应链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发展及应用已经非常成熟。一些服装行业的知名企业早就在ERP 的基础上构建了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商业智能、全面预算管理等一系列更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