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合集10套word文档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5 18:26: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6分) ①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②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⑤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⑥ 微风涟漪, 。(欧阳修《采桑子》) ⑦ ,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⑧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一文中提出,可以称得上“大丈夫”的三个标准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2)默写杜牧的《赤壁》。(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9分)

新安江似一条闪闪发光的银链从屯溪老街边蜿蜒流过,庄重雅致的粉墙黛瓦,叠致有序的马头墙,精巧玲珑的楼阁亭台,错落yōu远的青石小巷,这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走在老街之上,赏一赏徽墨歙砚,品一品黄山毛峰,看一看创意小店,老街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就这样水乳交容地向你直扑而来,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蜿 yán( ) 错落yōu( )远 歙砚( )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语段中“流连忘返”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4)这段文字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屯溪老街的优美景色。(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____________》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经典著作,作品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____的经过。(2分)

(2)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所著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的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___”之美誉。 4、八年级(1)班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阅读下列新闻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1届常委会,对37个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进行了评审。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

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活动中,小军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忙修改。(4分)

【A】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凝聚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唐诗宋词就是其中的两颗耀眼的明星。如果说唐诗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那么宋词 。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B】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①A处划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②B处划线句子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3)请你仿照划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2分)

如果说唐诗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那么宋词 。

(4)班级将举行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采风活动,定于1月20号下午三点在教室内举行采风摄影作品评比,如果让你以班委会成员的身份前去邀请美术刘老师担任评委,见面时你应该怎么说?(答题中本人姓名用“××”代替,4分)

二、阅读(55分)

(一)北京的雨燕去了哪儿(19分)

崔 爽

(1)“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死亡的时候。”《阿飞正传》中的这句台词哀戚动人,令人难忘。(2)雨燕就是现实生活中最接近“无脚鸟”的一种。雨燕属的学名apus就来自于希腊语的apous,意为“无脚的”。其实,它当然有脚,但四趾向前的特殊构造使其无法抓握,因此除了筑巢生产育雏以外,它的一生几乎都处在飞翔中。或许正是这种一生展翅不落地的特质,让它被如此命名。

(3)不同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家燕,雨燕形体更大,羽毛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它翅膀狭长,单翼的长度几乎相当于体长的两倍,飞在天上就像挂了两把镰刀。相比于飞行时尾巴总是剪刀状张着的家燕,雨燕的尾巴在飞行时总是收成一束,只有在需要调整方向时才打开。因此它飞得高、飞得远、速度还极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是鸟类中不折不扣的“飞行家”。

(4)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的北京雨燕又有着更加特别的光环——它在北京首次被发现,由此得名。1870年,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第一只雨燕标本,将其拉丁学名命名为Apus apus pekinensis,即普通雨燕北京亚种。就像名字一样,北京雨燕生活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俯瞰着历史的沧桑变迁。

(5)为什么会是北京?和这座城市的历史分不开。作为历朝历代的古老都城,北京有着其他小城市没有的高大建筑群——它们是最适于雨燕筑巢的地方。每年3月底,雨燕飞抵这里,繁殖、育雏,再于当年8月初离开,前往南方过冬。

在颐和园、雍和宫、天坛、前门等地的高大古建筑物上,它们筑巢繁衍。清晨日暮时分,大片雨燕倾巢而出,与飞檐翘角、雕梁画柱相映成趣,成为古老京城的标志景观。

(6)但近些年,北京雨燕仅剩几千只的新闻总是不时现诸报端。这种和北京城相伴相生的物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越来越不常见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介绍,北京雨燕的数量一直没有确定的说法。一方面,之前并没有进行过北京雨燕的整体数量调查;另一方面,调查手段、技术手段、时间段和观测地点的选择都会影响调查的结果,采取不同方式调查出的数据差异很大。

(7)比较常见的说法是伴随北京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很多古老建筑消失不见,北京雨燕找不到适宜的落脚地,因而数量越来越少。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调查发现,北京雨燕在现代建筑中的分布也很多,只要楼体够高、有屋檐结构,雨燕就可以筑巢,它们正在适应城市的变迁。城市化的脚步不可逆,但改善影响雨燕生活环境的人为因素,比如人工绿化、悬挂巢穴、提供食物等,有助于其种群数量的增加。

(8)很多野生动物属于环境指示物种,比如青蛙的数量可以反映水体健康状况,雨燕也是如此。它以昆虫为主要食物,雨燕多说明昆虫多,昆虫多说明基础生物量多,物种多样性变好。

(9)北京有四百八十种左右的鸟类,数量之多在全世界的首都中屈指可数。飞翔的生灵们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成员,需要用心守护。2015年,中国观鸟会调查过,佩戴他们定位仪的13只北京雨燕一路飞到了南非越冬,又在次年三月循相似路线返回北京颐和园繁殖。迁徙路线单程距离超过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约为3.8万公里,不愧“飞行家”名号。北京雨燕年年往返,不曾失约于古老都城的春天。 5.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4分)

6. 第③段介绍雨燕哪两方面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7. 第④段中加点的“由此得名”的“此”具体指代什么?(3分) 8. 第⑧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9.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北京的雨燕去了哪儿”有哪些含义?(4分)

(二)像花生一样活着(21分)

耿艳菊

(1)乡下老家种植着大面积的花生,父亲则是种植花生的大户。很多人慕名向他请教,父亲笑眯眯地点起一支烟,说:“花生啊,好活……”声音拉得倍儿长,像讲自己的孩子一样骄傲。

(2)好活?!还真是如此。似乎从有记忆开始,秋田里就是一望无际的花生。这一种就是几十年,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3)印象里,每年在麦子将要熟的时候,父亲就开始种花生了。一个三角撑子,一把铲子,就是全部工具。不几天,小种子已在土里发了芽。等到麦子收割完,青青的小苗已摇曳满地了。看着它们,我们瞪大了好奇的眼睛,宝贝得不得了。父亲开着农用车一趟一趟拉麦子麦秆,车轮碾在花生苗上,花生苗扁下去,流出了青色的汁液。我们心疼得直哭,父亲却哈哈大笑,说:“没事的,它们结实着呢!”

(4)果然,一段时间后,再见到它们,都好好的,青色的叶间还缀满了小黄花。父亲告诉我们,别小瞧这不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