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一美术教案1-20课(全)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2:26: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 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分组:

1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 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技的限制,艺术形式和内容必然反映不同的社会性和现实性,这样就形成艺术的多元化。

2

3,可视形象的艺术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缩影,也是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反映。艺术形象如果仅仅只是鉴别和欣赏,那是远远不够的,鉴赏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是对话,是学习,是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最终的结果是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提高人的素质。 (三)、讨论问题

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方法分析作品《太白行吟图》 (四)、课堂小结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

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 2 课 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