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省高三一模试卷 理科综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09: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贵州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第I卷(共21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根据细胞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判断,下列与人体某些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的内质网较为发达的事实,不符合的是

A.肝细胞合成细胞表面受体 B.吞噬细胞合成细胞内的水解酶 C.骨骼肌细胞合成大量ATP D.浆细胞合成抗体分泌到胞外

2.中山大学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天然病毒Ml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肝癌、直肠癌等的多种癌细胞,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其主要机理是M1的选择性攻击依赖于对ZAP蛋白缺失的识别,而人类的癌细胞广泛缺乏ZAP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癌细胞的产生

B.ZAP蛋白是由天然病毒Ml的遗传物质在癌细胞中控制合成的 C.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D.正常细跑有ZAP蛋白可能使天然病毒Ml对其无毒副作用的原因 3.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的一种物质合成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物质合成过程以半保留方式进行 B.该DNA片段上至少含有2个基因 C.该过程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该过程在细跑中可多次进行 4.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重大研究成果的叙述,其中研究方法最相近的一组是 ①温特证明了胚芽鞘的尖端存在某种物质可促进生长 ②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

③摩尔根等人用果蝇为材料研究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④林德曼发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5.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饥饿时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B.促胰液素能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C.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血糖也是调节因子之一 D.胰岛B细胞的分泌话动不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第1页(共26页) 6.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某草原生态系统经若干年后形成森林生态系统。下列对该变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复杂 B.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C.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坏境资源的能力 D.该过程是生物群落和坏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物质

性质 用途

A Fe2O3

红棕色粉末

常用作红色油漆和颜料 B NaHCO3 溶液呈碱性 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C Si 导电性介于道题与绝缘体之间 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光电池 D SO2

还原性

工业上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8.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正确的是

9.有机物

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完全加成,所得产物的一氯代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 4 种 B. 5 种 C. 6 种 D. 7 种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甲烷和苯均可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均可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蛋白质、油脂、葡萄糖均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11.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用电解法把Na2CrO4溶液转变为Na2Cr2O7溶液

第2页(共26页)

(2CrO42-+2H+=Cr2O7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正极,B为负极

B.电解过程中,电解槽左侧溶液pH增大 C.电解过程中,Na+在电解槽中自左向右迁移

D.当电路中通过lmol电子时,阴极生成0.5mol Na2Cr2O7

12.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X元素最常见伙态氮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可以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简单离子半径:W > Z > Y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 > Z > W

C.最常见气态氢化物的沸点:Y > X > Z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Z > W 13. 25℃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pH=2的CH3COOH 溶液与pH=12的Na0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c(CH3COOH) B.盐酸与FeCl3的混合溶液pH=2,稀释10倍后:pH<3

C. pH相同的① NH4HSO4、② NH4Cl、③(NH4)2SO4三种溶液的c(NH4+): ③>①>② D. pH=3的H2C2O4溶液:c(H+)=c(HC2O4-)+c(OH-)=1×10-3mol/L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A、B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其位置一时间(x-t)图线如图所示,其中O-t1时间内A 的图线是曲线,t1之后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t1时刻曲线与直线相切,B的图线是过坐 标原点的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页(共26页)

A.在t1时刻A、B两车相距最远 B. 在t2时刻A、B两车速度相等 C.在O-t1时间内A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在O-t2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15.如图所示,abcdef为圆形磁场区域的圆周上的6个等分点,比荷相同的粒子先后从f沿fd方向射入磁场区域.从a点离开磁场的粒子,速度大小为?a,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a,从c点离开磁场的粒子,速度大小为?c,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c,不计粒子重力,则( )

A.

?a1??4,tat?3 B.?a?1,tat?2 cc1?c4c1C.

?a1ta2?1t3??,t? D.a?,a? c2c1?c2tc116.如图所示,固定秆与水平面的夹角α=300

,穿在杆上的两小球A、B通过一条跨过定滑 轮的轻绳相连接,小球孔的内径略大于杆的直径,滑轮的转轴为O,通过轻杆固定于天花板下,平衡时OA绳与杆的夹角也为α,OB绳竖直,滑轮大小、质量不计,所有摩擦均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平衡时B球受三个力的作用 B.转轴O对滑轮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小球A、B的质量之比为3:1 D.小球A重力与轻绳拉力大小之比为1:3

17.如图所示,天文学家观测到某行星和地球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太阳做同向匀速圆周运动,且行星的 第4页(共26页)

轨道半径比地球的轨道半径小,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做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当行星处于最大观察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观察视角为θ,不计行星与地球之间的引力,则该行星环绕太阳运动的周期约为( )

2323A.?sin??3年 B.?sin??2年 C.?cos??3年 D. ?cos??2年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B.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轻核聚变放出的能量

C.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D.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改用紫外线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

19.光滑绝缘水平地面上有A、B两个带电小球,t=0时刻A以某一初速度向静止的B运动,A、B球运动的速度-时间( v-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两小球不会碰撞,则( )

A. 两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在O-t3时间内电场力对A一直做负功 C. t1时刻两小球所构成的系统电势能最大 D.t2对刻两小球所构成的系统动能最小

20.甲图中S、N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为理想交流电流表,V为理想交流电压表,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接一理想变压器,滑动触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变压器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线圈、电刷与导线的电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第5页(共26页)

A. 电压表的示数为102V

B. O.01s时穿过发电机线圈的磁通量最小

C.保持R的大小不变,P的位置向上移动,电流表读数减小

D. 保持R的大小及P的位置不变,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增大一倍,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

21. 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2m,在甲球由静止释放的同时乙球竖直向上抛出,两球相碰前瞬间速度大小都是v0,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球粘在一起.不计空气阻力,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 )

A. 从释放甲球到两球相碰前瞬间,甲球所受重力的冲量为mv0 B. 从释放甲球到两球相碰前瞬间,乙球动量变化量为-2mvo

.甲、乙碰撞后继续上升的高度为?2 C02g

D.甲、乙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4m?203

第Ⅱ卷(共10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22.(5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该弹簧竖直悬挂,在自由端挂上钩码,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记录钩码的质量m和弹簧上指针在刻度尺上的读数x.

(1)小张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用描点法画出x-m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N/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在本次实验中,考虑到弹簧自身有重量,测得弹簧劲度系数k的值与真实值相比较 ___ _(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第6页(共26页)

23.(10分)实验室有一只内阻为Rv1的电压表V1和内阻未知的电压表V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新型电池的电动势E、内阻r和电压表V2的内阻,实验过程如下: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甲图所示电路的实物连线;

(2)闭合S1、S2,读出并记录电压表V1的示数U1,与电源电动势E比较,U1 E(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保持S1闭合,断开S2,读出并记录电压表V1、V2的示数为U1’、U2,则该电池 电动势E=___ _,内阻r= ,电压表V2的内阻为RV2= ___.

24. (14分)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竖直固定放置,导轨间距L=0.2m,完全相同的两金属棒ab、cd均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其长度恰好等于导轨间距,两棒的质量均为m=O.O1kg,电阻均为R=0.2Ω,回路中其余电阻忽略不计.cd棒放置在水平绝缘平台上,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1T.棒ab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位移x=O.1m时达到最大速度,此时cd棒对绝缘平台的压力恰好为零.g取1Om/s2

.求: (1)恒力F的大小;

(2)在此过程中ab棒产生的焦耳热.

第7页(共26页)

25.(18分) 如图,质量M=0.5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它的左端放有一质量m=2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2,距木板右端xo=0.5m处有一竖直墙壁,现对小铁块施加一向右的大小为10N的水平力F.若木板与墙壁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速度大小相等,小铁块所受水平力F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小铁块始终没有滑离木板,重力加速度g取1Om/s2

.求:

(1)木板从开始运动到第一次与墙壁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2)木板第2次与墙壁碰撞时小铁块的速度大小.

26. (15分)

辉铜矿是铜矿的主要品种之一传统的火法冶炼在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会遇到困难。辉铜矿的湿法冶炼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自氧化还氨氮分离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湿法冶炼方法,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 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含有较多的Fe2O3、SiO2等。 ② 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含有较多的SiO2等。 ③ 浸出时,生成一种非金属单质。

④ 室温下,Kap=4.0×10-8mol/L,Kap=8.0×10-16mol/L

第8页(共26页)

完成下列填空:

(l)浸出前需要先将矿石粉碎,其目的是 。 (2)写山浸出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浸渣A的主要成分为 ;调溶液pH 3.0-3.5的目的是除去 离子;室温下,若该离子的浓度为4.0×10-8mol/L,则溶液的pH= 。

(4) 工业上可将MnCO3、在300℃左右氧化来制取具有较好催化性能的MnO2,则MnCO3在空气中受热制取Mn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从滤液C中提取硫酸氨晶体的步骤为 、 、过滤、洗涤、干操。

(6)与火法冶炼辉铜矿相比,用图中方法冶炼辉铜矿的优点有 、 。(列举其中2条) 27. (13分)

工业上可用甲烷和氧气按9:1的体积比混合,在200℃和10MPa的条件下,通过铜制管道反应制得甲醇:2CH4+O2=2CH3COH。

(1)已知一定条件下,CH4和CH3COH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H4(g)+SO2(g)=CO2(g)+2H2(g) △H=-802KJ/lmol CH3COH(g)+l.5O2(g)=CO2(g)+2H2O(g) △H=-677kJ/mol 则2CH4(g)+O2(g)=2CH3OH(g) △H=

(2)甲烷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属于第三代燃料电池,是一种在中高温下直接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高效、环境友好地转化成电能的全固态化学发电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是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另一种方法为: CO(g)+2H2(g)

CH3OH(g) △H=-90KJ/mol

T℃时,将2mol CO 和4molH2充入1L 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实线所示。 ① 能用于判断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的总压强不再改变

第9页(共26页) B. H2与CH3OH的体积比不再改变 C.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lmol CO,同时生成lmol CH3OH ② 请计算出T℃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③ 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Ⅰ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0。 ④ a、b、c三点逆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28. (15分)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是制备负载活性催化剂的主要原料。加热至110℃时失去结晶水,230℃时分解。极易感光,室温下光照变为黄色: 2K3·3H2O2FeC2O4·2H2O+3K2C2O4+2CO2↑+2H2O

已知: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颜色 溶解性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 K3·3H2O 491 翠绿色 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草酸亚铁 FeC2O4·2H2O 180 黄色 难溶于水,可溶于酸 某同学对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及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一)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

(ⅰ)称取4.50 g FeC2O4·2H2O固体,加入饱和K2C2O4溶液中,用滴管慢慢加入3% H2O2溶液,不断搅拌,并保持温度在40℃左右。充分反应后,沉淀转化为氧氧化铁。

(ⅱ)加热至沸腾,滴加1mol 的草酸溶液至沉淀溶解。用草酸或草酸钾调节溶液pH=4-5

(ⅲ)小火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先用少量冰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低温干燥后称量,得到9.80g 翠绿色晶体。

(1)完成步骤(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C2O4·2H2O+ C2O42-+ H2O2= Fe(OH)3+43-+ H2O (2)步骤(ⅲ)中,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 (3)列式计算本实验中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产率 。 (二)草酸根含量侧定

准确称取4.80g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样品,配制成250mL 溶液。量取25.00 mL 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 1mol/L H2SO4,用0.06mol/L的KMnO4 溶液滴定。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0.00mL。 第10页(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