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公开课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2:13: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梳理第五单元知识,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进一步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 【复习重点】

对知识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导语:本单元我们围绕“化学方程式”学习了哪些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整理本单元知识。 2.明确复习目标,导入新课。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知识结构图 质量守恒定律理指论导依据化学方程式

依应用据

??

?书写步骤:写、配、注

?读法(以C+O宏观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 二氧化碳

?微观读法: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

?K?点燃

=====CO为例)? 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质量读法: 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

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

?(1)宏观意义?

表示意义?(2)微观意义???(3)质量意义

2

2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书写原则?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根据化学方程?的质量的计算

式进行计算?常见题型

?不能直接利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

???(或反应物)的质量的计算

知识模块二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计算步骤:设、写、找、列、答

知识模块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有哪些?

2.应用:Ag的氯酸钾和Bg的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加热反应,最后得到Cg固体,: (1)反应后的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Bg; (2)得到的氧气质量为(A+B-C)g; (3)反应得到的氯化钾质量为C-Bg。

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知识结构图

知识模块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1.4.6g某可燃物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 A )

A.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所含元素大于三种

2.将0.5g二氧化锰与一定量氯酸钾共热到质量不减少为止,称得残渣质量为15.4g。求: ①生成氧气多少克?

②原先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解:氯化钾的质量=15.4g-0.5g=14.9g。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氯酸钾的质量为y。 MnO2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y 14.9g x

14914.9g= x=9.6g 96x245y= y=24.5g 14914.9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9.6g,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二、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