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法门重点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0:14: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安般法門重點在「出氣住」

我們可以發現, 南師曾多次於不同的場合提到,修習「安那般那」法門,若要成就得快些,就應注意「出氣住」。我現在摘錄如下幾段:

《南禪七日》中有云:「…所以佛告訴你,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息暖知暖,而且要想注意證道,要想成就得快,注意出息那個時候,住叫做息住。住家那個住哦,不要在入息的時候注意“住”,這是問題啊!出息,在這個時候定,那麼你……那變化大啦,慢慢,你智慧也開了,身心都起了變化,…」

《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中有云:「…要想容易得定,證得涅槃,注意呼氣,不是注意入氣。不要認為呼吸進來保持在哪裡,才能健康體能好,那完全錯誤。…」

《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中有云:「…修涅槃注意出息,出息怎麼數?當你數出息的時候,你把所有的一切,連自己的生命,一切煩惱、病痛,跟著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體裡頭生瘤、生癌啊,讓它一齊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你如果這樣數息,身體馬上就輕鬆了,先試—分鐘再說。…」

這又是一個有關修持而非常重要的訊息,是實修實證的經驗,是生命科學的秘密。

南師所傳「安那般那」之獨特處

古來一般將「安般」法門的「出入息」解釋為「出、入息」,也就是指「出息」與「入息」兩件事。而 南師卻有獨特之解讀,他認為「出入息」是「出、

入、息」三項功能,即「出」(出氣)、「入」(入氣)與「息」(休息─不出也不入),而重點在於「息」上。

不論「出氣」或「入氣」,都是生滅中的動態,是變遷的過程,是難以把持的,更是無法定於其上的,而不出也不入的「息」,是一段靜止,是休息,修持可以止、定於其上。這不是光靠學理能弄通的,這完全是一個實證的修持經驗。佛陀教我們:「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息冷知冷,息暖知暖,…」一般都解釋成「呼吸」的長、短、冷、暖,但若以那不出也不入的「息」來講,可能就更具有貼切的意義了。

而呼吸過程的「息」,又有兩種,呼吸由「入氣」轉入「出氣」時,有剎那間的不呼也不吸之狀況,那就是「息」,同樣的,而由「出氣」轉入「入氣」時,也有一段「息」。而此二「息」中, 南師一再多次強調,應以「出氣」之後的「息」為修持的著重點。這才是 南師所傳的密意所在了。為什麼要著重於「出氣住」,而不是「入氣住」呢?茲略說如下。

傳統的練氣方法,不適用於求止修定

自古而來,一般練氣修氣的功夫,都是著重於「氣納丹田,持盈保泰」之原則,即吸飽一口氣,氣沉丹田,盡量保其不散。若是一般練氣功的功法,也許無可厚非。 南師認為,若將其用於修止修定上,卻非佳途。

原因很簡單,「氣納丹田,持盈保泰」是持「有」的作法,可保一時,卻無法長久。求止修定則須放空一切,放空了就容易得止,氣完全呼出去了,就可以達到身心放鬆的狀況,如此才有可能進入深長之止、定之境。「空」的

力量要遠比「有」的力量大得多,這也就是為什麼 南師一再強調「出氣住」的重要性了。過來人之傳法,無比珍貴,這也是禪師與經師最大的差別處了。

仔細觀察呼吸,得以佐證

為什麼定都是定在「出氣住」上?是有其道理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個熟睡人的呼吸狀態,尤其是孩童熟睡時,最為明顯,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孩童熟睡發出均勻的呼吸聲,胸腹也隨著上下起伏著,每隔一陣子,呼吸會作一短暫的停頓,然後又恢復正常而均勻的呼吸,這個停頓,沒有出氣,也沒有入氣,這就是「息」,才是真正的休息了。孩童如此,成人也一樣,只是對孩童我們比較能觀察得清楚些。 南師亦曾指出,一個人儘管夜睡許多小時,其真正能休息的時刻,就是在「息」上。

再進一步觀察,熟睡時每次呼吸停頓時,都是在呼盡氣的一刻,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出氣住」。這就代表此乃生命的自然現象,順之便易得止、得定,逆之,便不能持久。生命科學的道理,不就是很明顯了嗎!

任何修定法門,都須配合「出氣住」

由此看來,這個得「定」的要領,應可以適用於任何修定的法門,因為,修定的方法雖各異,其最終的目標都是要得「定」,若要得「定」,就必須著重於「出氣住」,得「定」的原理本來就是一致的。所以說,「出氣住」的要領,並不僅僅限於「安般」法門,一切修定之法門,是沒有例外的,故這法則適用的範圍,又大大地擴張了許多,我們應該有這一點智慧與認知才好!因此,這篇文字的標題,實可改為『修定法要重點在「出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