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采松果》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08: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采松果》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引出课题。

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松鼠采松果,板书课题:采松果 2.观察主题图,提问题。

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二、解答问题。

1.你能根据\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板书:25+4= 25-4=

得多少?怎样想?小组讨论,汇报。 2.操作验证。

(1)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书:5+4=9 20+9=29

(2)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拨计数器练习。 三、作业。

1.图意提问题。原来有19个草莓,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 列式:19 - 9 = 10(个) 2.第2题: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

(两位数加一位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计算并照样子写一组算式。

3.根据\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这个问题列式。 25-2 = 23(米)

4.独立完成第3、5题。 篇二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考考你。师说数,生说数的组成。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出示情境图,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松果,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小松鼠和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5+4=29(个)

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摆小棒、拨计数器等过程,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 练习:32+5= 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