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严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月份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3:57: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量:H-1,C-12,N-14,O-16,Na-23,Si-28,Ca-40,Fe-56,Cu-64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能电离出氢离子,故钢铁在潮湿环境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B.一个反应的焓变不仅与反应起始和最终状态有关,还与反应途径有关 C.合成氨工业选择450℃高温主要是考虑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兼顾转化率 D.醋酸溶液越稀,电离程度越大,故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 2、下列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能使不反应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D.电解水时加少量的NaOH做催化剂,可使电解速率加快 3、下列过程属于熵(S)增加的是 ( ) A.一定条件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 B.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 C.4NO2(g)+O2(g)=2N2O5 (g) D.CaCO3(s)=CaO(s)+CO2(g)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1(A.C(s)+1/2O2(g)=CO(g);ΔH=-110.5kJ·mol-燃烧热) 1(B.2H2O(g)=2H2(g)+O2(g);ΔH=+483.6 kJ·mol-反应热) 1(C.C2H5OH+3O2=2CO2+3H2O;ΔH=-1368.8 kJ·mol-反应热)

1(D.2NaOH(aq)+H2SO4(aq)=Na2SO4 (aq)+2H2O(l);ΔH=-114.6 kJ·mol-中和热) 5、反应Fe(s)+CO2(g)

FeO(s)+CO(g),700 ℃时平衡常数为1. 47,900 ℃时平衡常数

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绝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温度不再变化,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6、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B.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 C.烧杯b中发生还原反应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7、25 ℃、101 kPa下:①2Na(s)+O2(g)===Na2O(s) ;ΔH1=-414 kJ/mol

②2Na(s)+O2(g)===Na2O2(s) ;ΔH2=-511 kJ/mol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 D.25 ℃、101 kPa下,Na2O2(s)+2Na(s)===2Na2O(s) ; ΔH=-317 kJ/mol 8、室温下,有两种溶液:①0.01

1 mol·L-

NH3·H2O溶液、②0.01

1 mol·L-

NH4Cl溶液,下列操作可以使两种溶液中c(NH4+)都增大的是 ( ) A.通入少量HCl气体 B.加入少量NaOH固体 C.加入少量H2O D.适当升高温度

9、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后,若将 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增加一倍,则 (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不移动 C.C的百分含量增大 D.B的浓度减小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向氯水中加少量NaHCO3固体后,溶液的漂白性增强 D.在含有[Fe(SCN)3]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11、下列关于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a为阳极,b为阴极

B.装置②中,发生的总反应为:Cu + 2Fe3+ = 2Fe2+ + Cu2+ C.装置③中,若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中,铁钉几乎不发生腐蚀 12、下列有关电解质的电离和水解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L-1的氢氟酸溶液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 B.pH=2的盐酸酸化的FeCl3溶液,稀释10倍后,溶液pH=3 C.在NaHSO4溶液中,c(H+)=c(OH-)+c(SO42-) D.在25℃时,任何水溶液中KW =1×10-14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13、碘在不同状态下(固态或气态)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H2(g)+I2(?) = 2HI(g);△H=-9.48 kJ·mol-1 ②H2(g)+I2(?) = 2HI(g);△H=+26.48 kJ·mo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中的I2为固态,②中的I2为气态 B.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C.①的产物比②的产物热稳定性更好 D.1 mo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热17 kJ 14、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4+) = c(Cl-) ⑤c (NH4+) < c(Cl-) A.①⑤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15、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过量CO2后,在减压、加热的条件下,蒸发得NaHCO3晶体 B.加热蒸发AlCl3饱和溶液得纯净的AlCl3晶体 C.向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FeCl3晶体 D.向FeCl3溶液里加入足量NaOH溶液,经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Fe2O3

二、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5分)

16、已知mX(g)+nY(g)gZ(g)的ΔH<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将正向移动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 17、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溶液:Ca2+、H+、Cl-、HCO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I-、NO C.NaHCO3溶液:K+、Fe3+、SO42-、NO D.=0.1 mol/L的溶液:Na+、K+、SiO32-、NO

18、已知电解(石墨电极)盐酸、硫酸混合酸时两极生成的气体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其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正确图形是下列的( )

题18图

19、下列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叙述,正确的是( )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A.可逆反应:Cr2O72-+H2O

2CrO42-+2H+达平衡状态溶液呈橙黄色,滴加少量的浓硝酸,溶液变

橙色,氢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上图一 B.可逆反应Co(H2O)62+(粉红色)+4Cl-

CoCl42-(蓝色)+6H2O达平衡状态溶液呈紫色,升高温度

,溶液变蓝色,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上图二 C.可逆反应:2NO2N2O4达平衡状态呈红棕色,加压(缩小体积)红棕色变深,NO2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上图三 D.可逆反应:N2(g)+3H2(g)<0达平衡状态,升高温度,NH3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上图四 20、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1 HCOOH溶A.0.1 mol·L-液中:c(HCOO-)+c(OH-)=c(H+) 1 CuSO4·B.1 L 0.1 mol·L-(NH4)2SO4·6H2O的溶液中:

c(SO)>c(NH)>c(Cu2+)>c(H+)>c(OH-)

1 NaHSO3溶C.0.1 mol·L-液中:c(H+)+c(H2SO3)=c(SO)+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

c(Na+)>c(HX)>c(X-)>c(H+)>c(OH-)

2NH3(g);ΔH

三、填空题(共3小题,共44分)

21、(16分)根据题给信息,完成下列各小题:

Ⅰ、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取样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离汞

纤维素以及其它的有机物外,其它成分为c(Na+)=4×10—4mol/L,c(SO42—)=2.5×10—4mol/L,c(Cl—)=1.6×10—5

mol/L,c(NO3—)=1.4×10—5

mol/L,c(Ca2+)=1.5×10—5

mol/L,则该废水的pH为____▲____。 Ⅱ、有四种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后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试液呈红色;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B、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

HC分别作导电性试验,发现后者的导电性比前者强,则这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

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HA物质的量浓度(mNaOH物质的量ol/L) 浓度(mol/L) 0.1 c 0.2 0.1 0.2 0.1 混合溶液的pH pH=9 pH=7 pH<7 请回答:

(1)从①组情况分析,HA是强酸还是弱酸?______▲____(填“强酸”或“弱酸”);

1。(2)①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__mol·L- (3)②组情况表明,c_____▲_____0.2 mol/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c(N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4)从③组实验结果分析,说明HA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NaA的水解程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22、(14分)Ⅰ、已知:C(s)+H2O(g)CO(g)+H2(g); ΔH 一定温度下,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H2O(g)进行反应,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总压强p/100 kPa 0 4.56 1 5.14 2 5.87 4 6.30 8 7.24 16 8.16 C(s)、1 20 8.18 25 8.20 30 8.20 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哪些选项可以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B.消耗1 mol H2O(g)的同时生成1 mol H2 C.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D.v正(CO) = v逆(H2)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n总= mol;Ⅱ、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报道,在常温、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3,反应方程式:2N2(g)+ 6H2O(l)4NH3(g)+ 3O2(g),进一步研究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常压下测得部分数据如

常压

▲ 、

下表: (1)该反应的△H___▲__O, △S__▲__0(填“>,<,=”) (2)该反应在30℃、40℃时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___▲____K2 (选填“>,<,=”) (3)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氨相比,该方法的固氮速率慢,氨的生成浓度低,有人提出在常压450℃下进行该反应,效率将更高,科学家认为该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 Ⅲ、向等物质的量浓度Na2S、NaOH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其中H2S、HS?、S2?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忽略滴加过程H2S气体的逸出)。试分析: ①B曲线代表 ▲ (用微粒符号表示)分数变化; 滴加过程中,溶液中一定成立: c(Na+)= ▲ 。

②M点,溶液中主要涉及的离子方程式: ▲ 。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www.ziyuan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