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三第五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语文试题 Word含解析N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6:34: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古诗文默写填空。(13分) (1)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4)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7)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8)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新奇的比喻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11)D《渔家傲·秋思》中揭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

(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3)?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4)窈窕淑女,。(《关雎》)

(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表现作者意在彼言在此的名句是“__________,”。

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共21分)  我的语文老师王承刚 文慢三

①王承刚是男的,我们却都叫他王奶奶。这就是我对他外形的描述。

②王奶奶三十岁出头,一米七有余,皮肤泛白,高度近视,走路时弓着背,两只手掌在胸前反复揉搓,一副冻得快死的样子,哪怕是在盛夏。当时我们高二结束,我由于成绩一贯中游,被分到了文科差班。王奶奶便成了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③王奶奶常年带文科差班,颇有心得,学校对他的要求也极低——只要别出事,就任这帮垃圾闹腾去吧。但王奶奶不是这样的人,他是个好人,一个好人怎么忍心放任自己的学生像茶水中的渣滓一般螺旋式沉入玻璃杯底呢。虽然可能我们的确就是渣滓。

④于是,奶奶开始管教我们。他每天六点半就把大家拉到教室早读,晚上十点还不放我们下晚自习。他或许并不渴望得到大家的感激和尊敬,只求无愧于自己那份好心肠。这样的教育方式当然让人痛苦,大家不仅毫不感恩,反而在背后对他极尽挖苦,厌恶透顶。

⑤我并不讨厌他,因为王奶奶表扬过我的作文写得还可以,大体的内容是,几乎没有用重复的词语。当时,听到这话对我这么个虚荣心很强的人是多么的欢欣鼓舞。可后来一想,这不是耍我吗,按这样的逻辑,编新华词典的那帮人不是可以被称为文学巨匠了?由此可见,他这个语文老师当得有多么的精明。

⑥有一次上作文课,我写了篇小说交了上去。那篇小说大概只有四五百字,属于彼时流行的“微型小说”范畴。下一堂课,王奶奶端着一叠作文本进来,只说了一句“下面我给大家念一篇作文”,然后就念了起来。他念的正是我写的那篇小说。我突然紧张死了。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这篇在我写时感觉还不错的微型小说,通过王奶奶的嘴里念出来后,我觉得写得糟糕极了,颜面全无。当时我只能在心里祈求他赶紧念完。终于,他合上了作文本。“这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写的,我觉得他写得很好,可以去参加微型小说大赛。”说完,他停顿了一下,然后念出了我的名字,“上来,把作文本拿下去。”在我上台的过程中,我的垃圾同学们突然集

体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在这堆莫名其妙的掌声中,我原谅了可恶的王奶奶。

⑦他有个五岁左右的女儿,经常在我们上课的时候到教室里窜来窜去,活跃气氛。据传闻,王爷爷(既然她老公叫王奶奶,我们有必要一视同仁)是另外一所中学的英语老师,因为与该校某体育老师搞婚外恋,导致了这场婚姻的失败。在这件事情上,王奶奶一反软弱的常态,跑到女方学校去闹了好几次,似乎还被人揍过(有次上课明显左脸比右脸要大),终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胜利,比如女儿的抚养权。鉴于这种特殊情况,学校也给予理解和宽容,允许他在上班上课的时候把女儿带在身边。小姑娘什么也不懂,整天高兴得跟只铃铛似的,走到哪儿响到哪儿。她短发,干瘪,瘦弱,好动,像个假小子,与王奶奶完全是两种气质。通常情况下,等王奶奶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空隙,我们就捏捏小姑娘的脸蛋,摇摇手臂,再给她塞块糖,逼着她称呼自己的爸爸为王奶奶,这时,小姑娘却表现得比她爸爸更像男人。 ⑧王奶奶偶尔也会在课堂上念一念他不曾发表的作品,多是一些文学青年略带伤感的青春校园故事。我们一度怀疑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原型。犹记得王奶奶用带有些许哭腔的嗓音念道:“就在这一刻,我才清楚地意识到,青春结束了,社会像一所监狱的监狱长一样面带微笑向我们张开了空虚的怀抱。”

⑨毕业后,我只在街的那一边见到过他一次。我没有喊他,因为前一晚我和朋友唱KTV弄坏了嗓子,实在喊不出声来了。他肯定没看见我,因为他深度近视,且没戴眼镜;我也近视,同样没戴眼镜,却真真切切地看见他了,这是何故? ⑩昨天在书店,我看到一本名为《枯萎》的长篇小说,作者署名就是王承刚,心里一阵激动。可当我打开一看作者简历,发现无论是年纪、身份,还是籍贯,都与我的老师王承刚毫无瓜葛。于是,我又把它塞回了书架。 (选自《一个》,有删改)

【小题1】通读全文,请分别概括作者在本文中写了主人公哪几件事?(4分) 【小题2】结合语境,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由此可见,他这个语文老师当得有多么的精明。(2分)

(2)在我上台的过程中,我的垃圾同学们突然集体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2分) 【小题3】文中划线句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1)就在这一刻,我才清楚地意识到,青春结束了,社会像一所监狱的监狱长一样面带微笑向我们张开了空虚的怀抱。(4分) (2)于是,我又把它塞回了书架。(3分) 【小题4】文章第⑨段讲述毕业后,我与王老师在街上偶遇,在我们都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他没有看见我,而我却看见了他,这是为什么?(3分)

【小题5】请联系全文,概括“王奶奶”这一人物形象(3分)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共19分) 轮不到拼天赋

①我认识一个1992年出生的小同学。他毕业于普通的二本院校,毕业之际,他和另外六个人一起在某单位实习,两个月后,只有他被留了下来。我问他原因:“你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他说:“我也不清楚。”我继续追问:“你再想想。”他说:“因为我准时上班。”我不信。他又说:“那就是我的邮件格式写得更对,错别字更少,更容易让人看明白。”这回我信了。 ②因为我对此深有体会。我阅读了上千封咨询邮件,能够看到书写格式正确,分段清楚,没有错别字,叙事有条理的邮件只有寥寥几封,大多都是一段到底,标点混乱,表达不清,短短三行就有两个错字??常常让我看了头晕脑胀。因为混乱的邮件看多了,偶尔看到一封格式正确、表达清楚的邮件,我都激动得想流泪,赶紧想着怎么回复对方。 ③很多人一直以为自己与他人拼的是吃苦,是天赋,什么刻苦奋斗,什么拼命学霸??其实,

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拼的只是一点点认真、一点点细节,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在你的世界里,大多数都是盲人,你只要有一只眼睛,就有资格称王。

④我收到非常多的抱怨的邮件。他们有的抱怨工作待遇太低.有的抱怨工作内容琐碎,有的抱怨社会不公,有的抱怨家庭环境不好,有的抱怨自己学历不够高,有的抱怨自己干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这些人中,有多少人是做了自已应该做的事情,并把它们做好的呢?一个人可以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但要安分于现状。简单来说,就是要守好自己的本分,把该做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连最基本的努力都没有做到,却用那些虚化的平等、华丽的梦想、社会的不公、自已没有天赋等为自己不能成功找借口。 ⑤一个人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实非常简单,他要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一些小事情,甚至是一些非常本分的事情。做学生时,做到准时上下课,按时完成作业。毕业面试时,穿不起名牌衣服,就把自己打扮得干净清爽,做到准时赴约。求职写邮件时,注意书写格式,分段清楚,意思表达明白。上班的时候,少打游戏,少逛淘宝,多琢磨怎么把事情做好。下班的时候,少看几集连续剧,少睡一点觉,多看几本书。周末大家都在吃吃喝喝和睡懒觉时,你到公园里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做到这些,你的机会自然就会多起来,命运也会慢慢地改变。

⑥如果更进一步,你除了做好自己的本分,还能将每一件小事情做到极致,像庖丁解牛,会怎样呢?

⑦《士兵突击》中有句台词: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 (选自《党员文摘》2014年第15期,有删改) 【小题1】请仔细阅读全文,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再回答作者是怎样引出本文中心论点的?(3分)

【小题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在你的世界里,大多数都是盲人,你只要有一只眼睛,就有资格称王。(3分)

(2)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了。(3分)

【小题3】选文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小题4】文章中提到“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轮到拼天赋”。那么在作者看来,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依靠的是什么呢?(3分)

【小题5】请依据文章内容,为本文第⑥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使论证更严密完整。(3分)

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14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