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四章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题[最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1:52: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多彩的光 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生活中经常提到“影”与我们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是由 形成的。

2.为了提高计时的准确性,大型国际比赛的赛道都使用光电计时设备,但由于条件限制,一般的运动会都是起点处的裁判员发令后开始比赛,终点计时员通过秒表计时,为了计时准确,应该______________(选填“看到冒烟”或“听到发令声”)开始计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于光的 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选填“漫反射” 或“镜面反射”)。

4.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m,则像离她的距离为 m,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5.在电影院偷拍是制作盗版电影惯用的方法。为此,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反盗版电影的装置,将装置安装在银幕后面,其发出的红外线通过银幕上的小孔射向观众席上的偷拍摄像机,在感光底片上成倒立、_______的______像,从而形成干扰亮点。此装置的使用_______(选填“不会”或“会”)影响观众的观看。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6.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指针在阳光下形成影子 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D. C. A.B.

图1 。

7.如图2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发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2 图3

8.如图3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F B.沿ON前后转动板E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9.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群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红色 B.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D.上衣呈白色,裙子呈黑色

10.小敏作发光点S发出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成像光路图,如图4。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

/

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11.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图4

C.放大镜 D.幻灯机

12.如图5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

图5

A.图①和图④ B.图②和图④ C.图①和图③ D.图②和图④

13.如图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老花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老花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老花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B.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18分) 14.(10分)按要求作图:

图6

(1)(4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

图7

(2)(6分)在图8中,完成光线从右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图8

15.(8分)“子立身边问是谁,日透窗棂拿掸子,月移花影拾柴枝,为锁书箱夹住眉,吹灯烧着嘴唇皮。”《笑府》中描述的这位秀才,不但分辨不清身边的人,还把阳光当作灰尘,把花枝影子当作地上木柴,锁箱子时靠的太近把眉毛夹住了,吹灯时烧着了嘴唇。你知道他的眼睛有什么病症吗?这种病症是如何形成的,怎样矫正?

四、实验探究题(共30分) 16.(15分)小明在做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激光电筒、玻璃、水、量角器等。并用上述器材进行了实验: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表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实验次数 1 2 3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入射角 30° 45° 60° 折射角 20° 30° 40° 折射角 22° 32° 42°

(1)从表1、表2可知,当入射角相同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折射角,因此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与________有关。

(2)从表2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________。因此光从空气斜射入同一种介质时,折射角还与________有关。

(3)如果小明想验证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他应该怎样做?请简述他的做法。17.(15分)在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

(1)小丽的方案如图9所示。移动凸透镜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时,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对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丽发现: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

图9

另一侧,无论怎样调节白纸的位置,都不能使太阳光在白纸上的会聚成 一点,而是一个光斑,这个光斑的直径足有两三毫米。这是为什么呢?

小丽的猜想,太阳光不能会聚一点是由光的色散引起的。

①请你简述小丽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验证小丽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如果小丽的猜想正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光的反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看到冒烟 光速比声速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