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 人物篇:爱默生作文素材 精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10:43: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爱默生

爱默生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18~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和演说家。他被认为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立主张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林肯曾高度赞扬他的思想,称他是“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文学批评家劳伦斯·布尔在《爱默生传》说,爱默生与他的学说,是美国最重要的世俗宗教。

爱默生1818年5月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因肺病逝世。他出身牧师家庭,自幼丧父,由母亲和姑母抚养他成人。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毕业后,曾执教两年,之后进入哈佛神学院,担任基督教惟一的神教派牧师,并开始布道。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发表了《论美国学者》的著名演讲,这一演讲轰动一时,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兴起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是美国“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爱默生的著作大多是散文,主要作品包括《随笔》(1841)、《随笔:第二辑》(1844)、《代表人物》(1850)和《英国人的性格》(1856)等作品。爱默生的散文写作非常有特色,文章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华丽的词藻,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且有典型的“爱默生风格”。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文字——“爱默生似乎只写警句”。这种风格和爱默生阅读广泛有关,也和他每年都写下的厚厚的笔记有关。爱默生的传记作者小罗伯特·D·理查森说,爱默生不是一个系统的读者,但他是浏览和做综合笔记的天才,他是矿工们所说的高速鉴别机,通过对书籍资料广泛的挖掘,筛选最精华的部分。Ww

散文写作让爱默生进入了以蒙田为代表的经典随笔作家的行列,但按照爱默生最初的想法,也许他更钟爱的是自己诗人的这一角色。因为在爱默生看来,一个诗人的存在并不仅仅是在文字上,而是在他所有的生活、思想和行动中。在目前的评价中,虽然爱默生的诗歌还不能进入巨匠的行列,但绝对也应该是大师级的。

爱默生:美国文化的精神后花园

人们习惯上乐于将美利坚民族视为西方近代拜金主义的渊薮、资本主义腐朽社会的典型代表,认定这是个重物质轻精神、执著于感官享受而忽略了心灵需求的民族。其实,这是我们对美国文化的一种误会,一旦我们真正地关注起做为美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资源时,不能不被某种人类精神文化中的奇葩所打动,这便是以爱默生、梭罗、布罗斯、弗罗斯特等人为代表,以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作为其主要思想倾向的文化传统。我们将会惊叹于其简朴单纯所特有的魅力,在他们心灵之光的照耀之下,宇宙人生的本真面目将得以呈现。而这种传统所提供的思想韧度,又使得美国知识分子在世俗社会中奋勇进取的同时,也能够拥有激流勇退的自如。这一倾向在哲学和文学上的表现即超验主义,其鼻祖就是爱默生。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1818-1882),美国十九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领袖,生于波士顿的康考德村,除了早年的游学生涯以外,一生基本上在这个以远离尘嚣和美丽静穆著称的小镇上度过,由于爱默生在该镇上所倡导的超验主义思潮在美国文化史上的重大影响,人们已将该地与德国的哥尼斯堡(康德的故乡)和俄国的雅斯纳良·波良纳(托尔斯泰的故乡)一起作为后人朝拜的文化圣地。爱默生早年深爱英国十九世纪以华兹华斯、柯尔律治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尤其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卡莱尔的作品使他深深着迷。1833年夏季,爱默生为了寻找美国文化的思想出路,去周游欧洲列国,在苏格兰的科雷根普托克拜访了这位崇仰已久的哲人。从此他们也建立起了终生的友谊,从而对他自己的理论观点的形成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回国以后,便开始了他后半生的先知传道式的生涯。

有人说,爱默生是属于那种能造就大师而自己却成不了通常意义上的大师的那种大师。

换言之,他是大师眼里的大师。他曾经说过:“每个新时代的经验都需要一番新的自白,世界仿佛永远都在期待着它的诗人和预言家。”而爱默生自己却正是这样一个应运而生的诗人和预言家。因而,他对诗人的力量极为推崇,他认为“诗人就是言者、命名者,他代表着美,他是一个盟主,处于中心的位置。”只有诗人才能深入本质,洞达心灵隐秘的处所,找到供给人类源源不断的智慧活水,而能够找到这种活水的人才能成为诗人,“成为这个世界的祭师。”,显然,爱默生所说的“诗人”决不等同于那些只会写诗的人。“诗人的标志在于他宣示的是未经人悟的,他是真正的,而且是唯一的博士。”他是思想的目击者和隐秘世界的体验者。精神生活的黄金便是由他们来挖掘。如果说海德格尔的哲学是对上帝的盼望,那么爱默生的哲学却可以被看成是对诗人的盼望。

爱默生一生都在钟爱着自然,认为人和自然之间有一种精神上的对应关系,我们对整个宇宙整体的认知有时候得返诸内心,凭直觉和信仰来把握。爱默生在《自然和精神》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

“……一切都属于同一整体。你当改变提问方式,你当感受和爱,并在精神中体察。精神比因其而存在者博大,否则你就搞不清它的规律。此规律可能不被人认识,却高高兴兴地被人爱和享用。”

人就是凭着心灵“小宇宙”的感受和爱来与大自然的精神相互契合的。

可见,在他的笔下,自然已不复是原生态的外部世界的呈示,而是在世俗世界覆盖之下的使人性得以复苏并获得“大自在”的智慧领域——一个能让人诗意栖居的所在。他说人类本来是这个所在的领主,而自近代以降,由于人类外骛于世俗生活,成了这个世界中的蝇营狗苟、背叛了心灵需求的“商人”,从而也就逐渐失去这种接受自然启示和体验自然历史的能力,而诗人的使命便是打开这个世界,还自然以本来面目,告诉人们内在的秘密,这也就是爱默生所再三强调的“自然是一首失传的诗”这话的蕴意。爱默生说:“诗都是先于时间而写就的。”诗人在大自然里面正是在啜饮这股先验的智慧之泉。卡莱尔说:“真正的天才都是一种自然力量。他们身上任何真正伟大的东西都涌向那不可言喻的深渊。”爱默生自己便是这样一个通透的悟者,他的心灵毫无挂碍,智慧饱满,他说:“我像玉米瓜果一样在温暖的日子里长大、生活。”我国禅宗和尚所梦想中的“一片真山水”的境界不正是在此又得以呈现了吗?

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美国的学者》,他在其中强调了行动的意义,他说:“行动是思想的序言。”他还说:“没有行动,思想也就永远不能发育为真理。”他充分意识到,只有行动的人,才拥有那种辨别知识真伪的能力;而且,也只有通过行动人们才能够真正认识自己。而他相信首先必须依靠的是那些已醒过来的学者的行动,他说:“那些忍受孤独和贫困的学者,是这世界的眼睛,是它的心脏。他们正在发挥人性中最高尚的机能;他们是将自己从私心杂念中提高升华的人;他们依靠民众生动的思想去呼吸,去生活;他们要保存和传播英勇的情操,高尚的传记,优美的诗章与历史的结论,以此抵抗那种不断向着野蛮倒退的粗俗的繁荣。”这高远的呼吁立时对当时的思想文化界产生极大的震动,被誉为美国“思想上的独立宣言”。从此,在他的周围以及身后存有一大批精英人物靠着他的思想的滋养,传递和继承着美国文化中最优秀的精神火种。

爱默生是个真正的、土生土长的美国思想家,也是只有美国这块土地才能诞生出的智者和诗人,正如英国人说自己的莎士比亚一样,美国人也会自豪地说:“是的,这个爱默生是我们的;我们产生了他,我们靠他讲话和思维;我们和他是同一个血统,同一类人!”

是的,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获得了这样一个清晰表达的声音,产生了这样一个悦耳地说出它的心里话的诗人,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精神事件,美国本来就是个兼容并蓄的移民国家,它的文化包罗万象,极为芜杂,但以爱默生为代表的超验主义思潮却像一股清泉流淌在美国精神文化的后花园,滋润着一切干枯的思想花草和文化乔木。而爱默生因此也成了美国文化

史上的第一位思想巨子,直至今日,他的沉思仍然散发着无与伦比的馨香气息,弥漫在当代许多美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中,相信大多数美国人都还记得他的格言:

“我们要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手操作/我们要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爱默生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WaldoEmerson,1818-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1818年5月出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土顿附近的康考德村,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顿逝世。他的生命几乎横贯19世纪的美国,他出生时候的美国热闹却混沌,一些人意识到它代表着某种新力量的崛起,却无人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来。它此时缺乏统一的政体,更没有相对一致的意识形态。在他去世的时候美国不但因为南北战争而统一,而且它的个性却逐渐鲜明起来,除了物质力量引人注目,它的文化也正在竭力走出欧洲的阴影。1837年爱默生以《美国学者》为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辞,宣告美国文学已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告诫美国学者不要让学究习气蔓延,不要盲目地追随传统,不要进行纯粹的摹仿。另外这篇讲辞还抨击了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强调人的价值。被誉为美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立宣言”。一年之后,爱默生在《神学院献辞》中批评了基督教唯一神教派死气沉沉的局面,竭力推崇人的至高无尚,提倡靠直觉认识真理。“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对你合适的东西对一切人都适用……”文学批评家劳伦斯.布尔在《爱默生传》所说,爱默生与他的学说,是美国最重要的世俗宗教。

爱默生出身牧师家庭,自幼丧父,由母亲和姑母抚养他成人。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丰富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毕业后曾执教两年,之后进入哈佛神学院,担任基督教唯一的神教派牧师,并开始布道。1832年以后,爱默生到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浪漫主义先驱华滋华斯和柯尔律治,接受了他们的先验论思想,对他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爱默生回到波土顿后,在康考德一带从事布道。这时他的演说更接近于亚里士多德学派风格,重要讲演稿有《历史的哲学》、《人类文化》、《目前时代》等。爱默生经常和他的朋友梭罗、霍桑、阿尔柯、玛格利特等人举行小型聚会,探讨神学、哲学和社会学问题。这种聚会当时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爱默生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超验主义的领袖。

1840年爱默生任超验主义刊物《日晷》的主编,进一步宣扬超验主义思想。后来他把自己的演讲汇编成书,这就是著名的《论文集》。《论文集》第一集于1841年发表,包括《论自助》、《论超灵》、《论补偿》、《论爱》、《论友谊》等12篇论文。三年后,《论文集》第二集也出版了。这部著作为爱默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的思想被称为超验主义的核心,他本人则被冠以“美国的文艺复兴领袖”之美誉。

爱默生的《论文集》赞美了人要信赖自我的主张,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爱默生以一个超验主义名的口吻,平静地叙说着他对世界的看法、超验主义结合并渗透了新柏拉图主义和类似加尔文教派的一种严肃道德观和那种能在一切自然中发现上帝之爱的浪漫派乐观主义。

爱默生喜欢演讲,面对人群令他兴奋不已,他说他感觉到一种伟大的情感在召唤,他的主要声誉和成就建立于此。他通过自己的论文和演说成为美国超验主义的领袖,并且成为非正式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哲学精神表现在对逻辑学、经验论的卓越见解上,他轻视纯理论的探索,信奉自然界,认为它体现了上帝和上帝的法则。

除《论文集》之外,爱默生的作品还行《代表人物》、《英国人的特性》、《诗集》、《五日节及其他诗》。

爱默生集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于一身,他的诗歌、散文独具特色,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过分注重词藻的华丽,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且有典型的“爱默生风格”。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文字“爱默生似乎只写警句”,他的文字所透出的气质难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