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苏科版.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0:08: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苏科版

班级 姓名 日期

课前预习:

1.在发生热传递过程中,一般情况(不发生物态变化时)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会 (升高/降低),放出热量后温度会 (升高/降低)。

2.炎热的夏天,中午,游泳池边石头温度比池中的水温度高,夜晚,游泳池边石头温度比池中的水温度低,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3.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4.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烧开一勺水和烧开一锅水所花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锅同样大的火,后者所需的时间要多得多。能知道为什么吗?

5.思考:我想比较不同的物质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的快慢程度,需考虑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2.能够用比热容的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4.培养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预习交流:

相互交流预习内容…… 三、互动突破: (一)比热容

活动一: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1、提出问题:根据P41提供的实例,为什么海水和沙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

2、猜想与假设: 同一时刻沙和水温度不一样可能 3、实验设计:

信息快递: ⑴如何才能使沙和水温度升高? 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

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⑵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哪个吸热升温快? 理解:在加热方法相同情况下,加热时间的长短可表示 。

方法: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加热时间短吸热升温 (快/慢) ⑶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物质 沙 质量/kg 升高20C所需时间/s 0升高40C所需时间/s 0水 5、分析与结论: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 (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 (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相同/不同). 想一想: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吸热升温快慢吗?

让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哪个温度升高得多;温度升高得多的吸热升温 (快/慢) 活动二:阅读理解P45正文部分与“一些物质的比热”。

0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0(2)物质的比热容常用符号c来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C)。

30

(3)水的比热最大,为4.2×10J/(kg·C)。物理意义: 。 (4)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它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变化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交流讨论: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了吗?

活动三: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现象与此特点有关。请举二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例: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

道理: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放热时,降温较慢,使秧田里秧苗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冻坏。 (1)举例: ;

道理: 。 (2)举例: ;

道理: 。 四、总结提升:

五、当堂训练:

1.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把铁块加工成零件 C.水凝固成冰 D.10℃的水变成15℃的水

2.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 A.海边昼夜温度差较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

C.北方的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3.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

5.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②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③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④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1)步骤①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和④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第十二章第三节 物质的比热容(二)

班级 姓名 日期

课前预习:

1.思考:物体吸热升温、放热降温,哪么物体在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我们上节课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实验中,研究了“变化的温度”这个物理量,若我用△t来表示变化温度,用t0表初温,用t表示末温。 则吸热升温△t= 放热降温△t=

3.理解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

4.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比热容的概念,知道影响物体吸收放出或热量的多少与哪些有关; 2.能够用比热容的概念总结概括出热量计算公式; 3.理解热量概念,会用公式Q = cm△t计算热量; 4.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良好计算习惯。 二、预习交流:

相互交流预习内容……

三、互动突破:

(一)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入出的热量 活动一:再探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例1:某同学在做“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10 2 水 2 0.2 10 4 3 0.1 10 1 煤油 4 0.1 20 2 ⑴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当变化温度 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成正比。 ⑵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当质量 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成正比。 ⑶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在物体的质量、变化温度相同是,吸收热量的多少

与 有关。

⑷综上所述: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 、 有关。 总结提升:结合比热容定义,你能总结出热量计算公式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用Q表示,物质比热容用c表示、物体质量为m、变化温度用△t表示) 吸热升温△t=t-t0 放热降温△t=t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