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3:54: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初中生必须掌握的150个成语中有成语
故事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
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偃旗息鼓 三国时期,刘备派老将黄忠率兵去袭击曹操的粮草大军,被曹操
包围,赵云前去解围,被曹操追杀。赵云兵少势弱,他敞开营门,偃旗息鼓,只身站在营门口,曹操怕中计就撤退,被赵云的士兵伏击,赵云趁机追击,把曹军打得大败。
七步成诗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隽美,深受曹操的喜
欢。他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朝做了皇帝,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囫囵吞枣 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
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取长补短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
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出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孟子·滕文公上》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管中窥豹 晋朝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从小开始学习写字、绘画,聪明过人,深得父亲的喜爱。一次父亲的朋友及门生在玩骰子时,王献之在旁观看,说了一句“南风不竞!”门生听了笑道:“小孩子是管中窥豹,只看到一个斑点。”【典故】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
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作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他自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出处】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庄子·齐物论》 【解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呕心沥血唐朝诗人李贺不愿暴露他的皇室远亲身分,只身参加科举做了小官。
他在诗歌上却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经常命书童背一个袋子装他路上偶得的诗句,他的“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堪称他治学的写照,他母亲认为他是在吐心。【典故】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唐·韩愈《归彭城》诗【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三省吾身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
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典故】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学而》【释义】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锲而不舍战国末期赵国哲学家荀况在《劝学》中讲到:学习同镂金石一样,刻
一下就停下手来,烂木头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可以把它们刻穿,所以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会有成效。【典故】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释义】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侃侃而谈 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大力提倡“仁政”,并认为仁必须要以礼为规
范,因此他日常的一举一动都力求按周礼去做,在家说话温和恭顺,与下大夫谈话时无所顾忌,侃侃而谈,而上大夫或国君谈话时和颜悦色,十分谦逊,严格按周礼行事。【典故】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论语·乡党》【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诲人不倦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
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瓜菜。【出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尔虞我诈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
城不降,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于是两军讲和。【出处】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解释】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面面相觑miàn miàn xiāng qù【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兵攻打徐州,吕
布趁机攻占曹操的兖州和濮阳,曹操挥师保家,与吕布在濮阳城外大战,曹操听取于禁建议,攻占吕布的西寨,吕布率援军赶到,曹军人困马乏,面面相觑,幸亏典韦英勇奋战,夏侯率军解围。【出处】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 明·张岱《海志》【释义】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成语故事】唐朝诗人李贺不愿暴露他的皇室远亲身
分,只身参加科举做了小官。他在诗歌上却花费了全部的精力与心血,他经常命书童背一个袋子装他路上偶得的诗句,他的“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堪称他治学的写照,他母亲认为他是在吐心。【典故】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