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案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0:33: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案例

时间:2012年 4 月 12 日 ——4月19日 地点: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低年级全体语文老师、教学主任 主持人:黄艳

活动专题:二年级语文《秋天是多彩的画卷》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磨课展示活动 活动过程:

( 一) 前期的准备工作: 备课思路交流。由杨宝霞、黄艳和张滢三位老师用不同的思路执教《秋天是多彩的画卷》一课。杨宝霞老师首先拿出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教研组长集合组内全体老师,共同集体备课,老师们根据上课老师的思路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再进行上课,每次上课后,组内老师都到场听课,并根据课堂效果对教案进行多次修改。

( 二) 听课、磨课 课后研讨: 于 4月 13日低年级全体教师、语文教学主任、校长倾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课后进行集体评课。 1、上课老师说课: 2、听课老师评课:

3、经过多次修改形成较完善的教学设计

4、每次上课后教师及时课后反思,结合课堂上学生实际,不断调整并修改教案。 (三)活动收获

1、识字、写字教学要与阅读教学融会贯通。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存在识字障碍,阅读能力相对较弱,所以纯粹的阅读教学,并不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进行阅读教学,相反,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巩固语文 知识、锻炼语文能力。阅读教学所创设的语言环境,正是学生训练巩固的依托。关键是要立足本年段学生的特点,以及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系统的分布。了解到本阶段的语文教学还是以巩固拼音拼读、认识汉字、积累词语为主要目的的。只不过对音节的拼读、汉字的识记、词语的积累都应寓于阅读的大环境中, 在语境中进行充分的拼音、识字教学。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学生的写字训练。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语文老师,更应注重自己的在课堂的板书,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要充分利用写字课,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这样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从习惯方面培养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培养,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视,而恰恰正是这些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 2、要选择最佳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训练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天职。实与活是最基本的教学经验。实就是扎实,紧扣阶段目标;活就是采用灵活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崔峦语)。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持久性是比较短的,低年级孩子尤其是如此。因此,对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的活泼度要求就相对也更高一些。我们要不断地变换教学形式,创新教法,优化学习过程,想办法吸引学生生动活泼地投入学习,感受到语文课堂的趣味无穷。 具体地说在教学手段上,我们可以更多地考虑以必要的课件,即图片的刺激、音乐的渲染或者实物演 示等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强课堂情趣。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们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游戏、比赛,

唤起他们的新异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如我常采用“开火车”、“夺红旗”、“摘苹果”、“滚雪球”等游戏和竞赛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生字, 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正像简·豪斯顿在《教育可能的人类》中说过的:“如果孩子们跳舞,品尝,触摸,听闻,观看和感觉信息,他们几乎能学一切东西。” 3、 呵护说的欲望。

低年级学生特别爱表现自己,你看刚进入小学的孩子都特别爱说,爱提问题,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变得愈来愈安静,这其中有我们老师的原因。传统的课堂常常是教师的“讲坛”, 教师喜欢喋喋不休地讲,学生习惯了做忠实听众,于是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就丢失了说的欲 望。我们是忽视了:说,也是老师要培养的一种语文能力。我们应该还学生说的自由,课堂上多为学生创设交流、表达的机会,呵护学生说的欲望。低年级学生还常常会碰到语言不规范或者表达上的障碍,我们就应该本着鼓励为主的原则,懂得宽容他们的错误,并能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纠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4、激发读的兴趣

读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策略,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为我们带来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语感。《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朗读要求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低年级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感情朗读。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落实这样的目标?我认为在低年级,首先是要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语文老师用标准的普通话动情的朗读,绘声绘色地演绎,可以极大地感染小学生,使他们产生模仿的欲望。同时,还要在课堂上保证学生读的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机会练习朗读。为了避免枯燥,我们还应该动脑筋组织多种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我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时就曾采用过这么多种方式:自由读,同桌对读,小组里对读,随机全班抽学号读,师生合作读,接力棒式互相推荐读等等,这其中很多读的方式其实是学生自己创造的。 5、习惯养成与学法指导相辅相成。

小学低年段的学习是学生系统学习生涯的开始,因此,所谓“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我们必须在课堂 中始终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又要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这两者看似无关,实际上互相 依托、缺一不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良师益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 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 40 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 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 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因此,低年级老师要“啰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各板块的教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倾听、用心记忆、流利 朗读、大胆说话等各种基本习惯。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应该是机械训练的结果。老师的教授要有方法、 有手段,而学生的习得也应是“润物细无声”,在自然的课堂学习中养成习惯。 总之,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平平淡淡、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去教学。起点要低,方法要活,要 求要严,训练要实。三维目标的实现,应以知识与能力为基点,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促使学生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实现。

(四)、 这次教研活动的开展,是组内教师间心灵的撞击,智慧的交织,三位上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他老师也在一次次的学习、交流中得到了成长,更明确了在课堂教学中到底该怎样关注“重点和难点”,用什么方法、寻求什么方式,达到怎样的效果。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会大胆实践,

不断积累经验,日渐提高。 本次活动,每位老师准备充分,活动中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了认识,提高了水平,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效果较好。 附:教学设计 附:教研活动课后反思

北京课改实验教材第3册《秋天是多彩的画卷》教学设计

西罗园六小 黄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指导学生通过读词语、读句子识字。8个词组,1个句子,都跟秋天有关系。前4个词组写的是秋天到来时自然界及动物的变化,后4个词组写的是秋天到来时植物的变化。最后是一句赞美秋天的话。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孩子有一定的识字、写字的基础,了解一些识字的方法,但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学生学会生字,还要通过比较、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读出语气。把生字写正确、规范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在观察(笔画笔顺、生字的占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好字的信心,教师要做到及时反馈,及时鼓励、恰当准确的评价,提高学生写字的质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11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反字写端正。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情感目标:感受秋天这个季节的美丽。感受大自然。

四、【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感受秋天这个季节的美丽。 五、【课时】: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现在正是秋季,你能说说秋天有什么特点吗?

2、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第二课《秋天是美丽的画卷》 (1)出示课题,自读。

(2)“卷”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谁来读读拼音,注意中间的介母是ü。指名带读。 (3)读课题,让老师听听秋天是什么样的画卷?

3、秋天有多美呀?读过书你们就知道了。打开书,自己读读。 (二)、初读词句,读准字音。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词连读。 2、同桌互相读,帮助纠正字音。 3、检查生字,出示生词

你们看,秋天果树上水果都成熟了,我们一起把它摘下来好吗?只要你把水果上面的词语读正确,这个水果就会自动落下来了。谁来摘?(指名读词语,每人一个)

画卷 凉爽 大雁 菊花 淡淡的

千姿百态 随风飞舞 美味多汁

(若字音读错了,纠正后一定要让他再读一遍。)

谁能当小老师评价一下他的朗读?(重点指导读好轻声“的”。) 4、谁也想试试?(再指一名学生读,重点指导词连读。)

◎凉爽:书上是怎样用的?(凉爽的天气)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凉爽”是什么意思?凉爽的天气让人感到多么的舒服呀,有语气的读读这个短语。

“凉”怎么记?为什么是“冫” “凉”还能组什么词?

◎有这样一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秋天,叫做“秋高气爽”意思是说秋天的天空显得特别的高,天气很凉爽,舒适。语文书上还有哪些短语是用来说秋天的天气的?找出来读一读。、看图,这就是大雁。谁知道大雁为什么要在秋天南飞?

读:南飞的大雁

这3个短语连起来读一读,给你一种什么感受?美美的读读,要让人听起来感觉很舒服。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检查学生生字读准字音,通过比较、看图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帮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

(三)、再读词句,理解意思。

1、秋天是多彩的画卷,非常美丽。你能边读边想象出这幅画吗?自己练一练。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一名学生读。教师评价引导:怎样的什么。)

2、重点指导:

a千姿百态:书上说“千姿百态”的什么?(菊花) 老师这里有很多美丽的菊花,大家一起来欣赏吧。(看图片) 看完图片,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短语。 你们觉得还可以说什么样的菊花?(各种各样) 有语气朗读千姿百态的菊花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的方法,认识千姿百态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学会应用千姿百态。 b秋天还有一个更加显著的特征,树叶会怎样?树叶从大树上飘落下来就叫“落叶” ◎看图,这就是落叶。

◎老师听到同学们发出了赞叹声,有什么感受? ◎再看一遍,想想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们的样子。

◎一阵秋风吹来,各种各样的树叶从树上纷纷飘落下来,就像什么?(一只只飞舞的彩蝶,美丽动人) ◎对比读:随风飞舞的落叶 随风飘落的落叶

找不同,哪个更好?说说你的理解。

◎有语气的读读第一句。让人听起来很轻松,姿态优美。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的方法认识感受随风飞舞的落叶。 C ◎美味多汁:书上是怎样用的?(美味多汁的水果) 先说说“美味”你怎样理解?

味道是用口尝出来的,所以是口字旁。右边的“未”表示读音。 想想你吃过的水果,“多汁”是什么意思?

所以“汁”是“氵”。右边的“十”表示很多的意思。 哪些水果是“美味多汁”的?

多么好吃的水果呀,再来有语气的读读这个短语。 ◎ 各种颜色:书上说“各种颜色”的什么?(蔬菜) ◎ “各种颜色”让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蔬菜?秋天的蔬菜有()颜色的()如:绿绿的黄瓜?? 蔬菜的颜色可真多呀,“各种”就表示不同的种类,很多的种类。 “各”上面是折文,3笔写成。 读短语,突出“各种”

【设计意图】采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学习美味多汁的水果和各种颜色的蔬菜。 d、说话练习:

(1)秋天还有哪些景象物、它们什么样?什么颜色?把你想到的,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2)用()的()说一说你喜欢的秋天的景物吗? 例:凉爽的秋风丰收的果园 金色的稻田自由飞翔的风筝 自己练习说一说:()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 ◎请同学说一说 e、读最后一句。

(1)把刚才我们说到的秋天的景象都串联在一起,闭上眼睛想像,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说说现在你对秋天的感受。

(3)出示:秋天是多彩的画卷。自读、互读、指名读。 (4)要是让你来画秋天,你会用什么颜色?

(5)“多彩的画卷”是什么意思?画卷:有两个轴,可以从一侧卷到另一侧。【设计意图】看图通过欣赏音乐和连续的图片,理解多彩的画卷。利用图片进一步认识画卷的意思。为写好卷字做好铺垫。

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中想一想秋天在你的眼里,在你的心里像什么?这么多的图画形成了多彩的画卷,留住这美丽的秋天。(出示秋天景色的动画)

秋天到了,天气凉爽了!高高的蓝天中飘着淡淡的白云。大雁开始南飞,菊花争先恐后地绽开了笑脸,它们一朵有一朵的姿态。落叶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随风飘舞;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果园里的水果,美味多汁,菜园里的蔬菜,颜色多样。秋天真是一幅多彩的画卷!

秋天美不美呀?自己再来认真的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把秋天的美丽读出来,最后一句可以读的慢一些。 全班齐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

【设计意图】在课上适当增加课内阅读量,把课文中的词语变成一段小短文,指导学生有感情配乐朗读,增强朗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四)识记字词,指导写字。